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在分析中国发展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的原因后,也必须看到,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积贫积弱的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首要的工作是量上的扩张。在第一产业超过40%的改革开放初期,不可能走提高劳动力素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道路。经济发展方式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但可以缩小这一历史阶段。此外,也应看到,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中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只不过随着中国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日渐显著,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能源利用的绩效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创新动力不足、劳动者权益保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石化能源为基础、以经济增长为绝对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充分尊重人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转变,由传统的高代价发展向科学的低代价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当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政府主导的中国模式进行改造。要对政府主导的中国模式进行改造,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是改革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亦即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进而从一个由行政权威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变成一个自由交换的经济;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政府机关和党政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特别大的命令经济,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治经济。而要规范政府的行为,一项基本的要求就是各级政府都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直接介入,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但要实现上述要求,需要有一种外在的力量通过强力的制衡、约束政府,迫使政府能够主动进行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否则,要想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调整经济结构,几乎不可能取得成功。而要约束政府的行为,涉及到以下一些内容。
一是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地方政府间的相互竞争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地方政府间相互竞争对经济增长有多大积极作用,评价不一。道理很简单,政府间的相互竞争在产生一些积极作用的同时,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甚至从长远看,这些弊端效应逐步显现,有可能超过其积极作用。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晰,并不意味着在这方面无所作为,政府与市场的一些基本规则应当遵守。例如,政府的经济调节应当有明确的界定,而不应随心所欲。政府应当减少甚至完全退出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政府有责任提供由透明规则和公正执法构成的市场秩序,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货币发行和稳定价格总水平。政府不应管个别商品的价格,否则,就会破坏市场通过相对价格变化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等等。政府只有遵守上述基本规则,才会减少政府看得见的手对经济无规则干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是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对市场经济规律有清晰认识,对市场经济“一般”及其原理有一个基本尊重,而不是强调自身特殊性,无视人类社会几百年发展对市场经济“一般”性原理的认识。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深化对市场经济原理的认识,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而在当前,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国有企业必须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并大幅提升垄断国企上交给政府的红利,至少不应低于30%。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对民营企业的开放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对民营企业过高的税收,等等。如果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前十强能够进入中国企业30强,说明这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成效。财税体制改革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要围绕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税负、节能环保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市场价格是经济活动最为灵敏的信号,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要素市场。如果资源价格长期扭曲,是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
三是加大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收入分配和户籍制度的改革。让进城的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益,而不是“被上楼”、“被进城”,等等。
四是提高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十二五”规划,涉及公共产品与服务共九项内容,但最主要的是基本的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遗憾的是,“十二五”所涉及的提高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化指标偏少,今后五年,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够有多大的进展并不十分清晰。
五是进一步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约束政府行为,从更深层次出发,建设一个能够有效约束政府行为的政治体制。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各级人大必须对政府的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严格控制政府过高的行政支出。政府出台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必须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等等。而要做到这些,又涉及深层次的普选等政治体制改革内容。
只有严格限制政府的行为,使各级政府的行为都建立在严格依法的轨道上,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完成。而要达到目标,至少还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然,发展方式很难得到根本转变。
下一篇:制约通胀恶化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