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CP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预测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该模型拟合优度为0.876543,拟合度较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常数项和解释变量通过t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该模型通过F检验;经检验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四、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预测
(1)运用时间序列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分别指定Alpha的值为0.1、0.3、0.7和0.9。由表2可以看出当Alpha为0.9时,残差平方和最小,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CPI涨跌幅的预测值为2.964575。
(2)通过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由回归模型可知,要对CPI进行预测首先要确定2011年M1和GDP的增长幅度。2011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狭义货币供应量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M1增长率为21.2%,假设2011年M1的增长率略有下降为20%;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GDP增长目标为8%。从而得到2011年CPI的涨跌幅为2.801892。
(3)两种预测方法对于2011年CPI涨跌幅的预测相差较小,但与2011年第1季度CPI相差近1.5个百分点。央行从2011年4月21日起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是去年以来第10次上调。由于政策效果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经济周期,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措施的政策效果有望在下半年显现。2011年第一季度CPI的增长过快,央行会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2011年全年CPI可能会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局面。
五、 结论
(1)货币供给对CPI具有显著影响。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的过度发行导致了流动性的泛滥。流动性的泛滥一方面导致大量游资对商品进行炒作,使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使得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2)经济的快速发展助推了CPI的上涨。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经济逐渐复苏总需求不断增大,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容易引起物价上涨,通过进出口等国际价格传导途径,国内商品价格相应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在流动性过剩、劳动力价格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更为显著。
(3)通过合理调整,不断完善CPI体系。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现实感受与CPI数据反差较大,资产价格与CPI趋势出现了偏离。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需要根据国情合理调整消费品范围和权重,建立CPI 构成中各类别价格权重的定期调整制度。
(4)由于样本期间的狭窄以及对各解释变量滞后影响因素的忽略,回归结果只能是一个基本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志文.诠释CPI与通货膨胀[J].消费导刊,2010(2):37-39
[3]王黎明,陈颖,杨楠.应用回归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中央人民银行.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1-5-3
[5]张雪慧.对我国CPI构成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130-131
上一篇:重庆保障房模式研究
下一篇: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动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