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反贫困与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孝胜 时间:2013-02-15
  三、建设三峡库区全面小康的对策思考
  1.加快发展,消除贫困。抓住和用好三峡移民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促进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加快实施《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使三峡库区区域经济水平跟上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振兴。从三峡库区区域的特殊性和长远利益考虑,重庆市已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可采纳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设立三峡库区经济特区的建议。
  2.转变库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施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用现代化企业制度优化库区经济所有制结构,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来吸引外来资金和投资者,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重视投资效果。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是投资效果,没有投资效果经济增长就无从说起,更谈不上持续发展。要产生经济投资效果,就是要有一个规划,合理使用资金。库区的投资来源是多渠道的,主要有国家投入和移民资金、项目资金、外来资金、民间资金等。因此要充分组织和使用各类资金,使之持续性。最后,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其增长方式,就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效果,使该区域人均产量和产值都有所提,重视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路。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库区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确立符合当地特点有前瞻性的产业发展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牵引,以人才资源为依托,确保经济发展不断上新台阶。库区农业要立足于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结合库区的地区特点来发展特色农业,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库区的工业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加大对现有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制药等优势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优化资源组合,使库区工业的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在调整中得以优化。库区发展第三产业所具有的自身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充分利用旅游优势,带动交通、邮电通讯业、金融、房地产业、教育卫生等,促进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库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一是城市为空气污染严重区域,要完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推广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试行大气致酸物质的总量制和单项排污收费制度,加强规划,逐步将城市内污染严企业单位关停或搬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二是保护水境,防止水污染。库区是江河水域重要区域,应以城市为心,实施区域河流式河段的综合整治,减少污染物质的排量,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基础设建设投入,有效地保护区域水环境。三是加强城市环境化。对城市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管理,开展固废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的产业工作,运用经济和行政手严格控制固体废物的排放,推进城市环卫的科学管理。
  5.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进程,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三峡库区劳动人口科技文化水平低是落后贫穷的原因之一。因此,农村扶贫开发必须与控制人口、发展科技和发展农村教育相结合。一是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鼓励少生优生,禁止痴、呆、傻人生育,彻底改变“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二是要重视人才、保护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三峡库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脱贫致富的前提,三峡库区的经济开发归根结底是人的智力开发。因此,反贫困行动实质是对人力的一种投资。其主要途径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展专业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由于三峡库区本身贫困,依靠自我投资很不现实,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应广开融资渠道,形成政府投资、吸纳外资、民间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
  6.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库区全面小康。对于像三峡库区这种农业比重大、人力资源素质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提高库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也是促进库区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根据三峡库区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我们认为发展地域文化主导型城镇,是三峡库区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因为三峡库区具有浓郁、厚重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以及悠远、闻名的三国文化、巴楚文化等历史文化渊源,地域文化十分突出。而这种模式的特征正是以一种得天独厚、底蕴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经过充分发掘,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扩大城市的文化内涵,形成不断升值的、开发回报无限的文化资源产业,由这种产业吸引大批文化人的聚集,形成完整和谐的富有地区或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通过这种地域文化主导型城镇的建设,提高库区人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通过城镇化建设,提高库区劳动者素质,带动库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库区达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陈孝胜.三峡库区反贫困与人力资源开发对策[J].生态经济,2010,(10):62-74.
  [2]刘秀光.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政策性因素[J].生态经济,2007,(8):126-128.
  [3]韩春.中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及反贫困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3):165-167.
  [4]花永兰.中国反贫困制度创新与实现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220-221.
  [5]刘志文.重庆市三峡库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7,(11):100-104.
  [6]廖富洲.中国特色反贫困的基本特点及完善思路[J].学习论坛,2011,(2):37-4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