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突破性创新和增量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三、产品技术的增量创新
增量创新指持续发生的小的量变性的创新,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制造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善等等。与突破性创新相比,增量创新来得更为缓慢,给大众的接受时间也较长,而且成本更低,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更少。在我国,增量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1.研发资金主要用于商业化研究
以增量创新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主要将精力放于技术的商业化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偏重于根据顾客需求进行不断的小规模的的产品技术改进。这样的资金使用方式使得研发资金的使用风险更小,能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日本企业就偏向于这种风险性小、回报期短的增量技术创新模式。
2.追求秩序和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重大影响,追求秩序和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将经营重心放于大规模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削弱了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精神,而是偏向于风险性小的增量技术创新。同时渐进式的增量技术创新模式也不会带来组织的巨大变革,而其带来的效益却是相对显著的,对于管理层和企业其他员工来说都更容易接受。具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更倾向于渐进的、增量性的而不是激进的、突破性的创新。
3.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的管理思维是增量技术创新方式的思想精髓。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是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所坚持和倡导的,这就要求上层管理者在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必须尊重和强调这种持续改进方式。
与技术的突破性创新相比,增量创新的难度更小,是通过渐进式的小规模量变来带来技术的质变。对于研发资金并不充裕,研发力量有限的企业而言,这种方式无疑更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创新和增量创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使得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积聚人才,积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资本;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增量性的技术创新。增量创新强调的是对已有技术的吸收利用,更符合我国企业有技术但利用不高的国情。相信在充分发挥了突破性创新和增量创新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后,我国企业定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秦辉傅梅烂: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策略[J].软科学,2005(1)
[2]秦静王柏轩:我国激进式创新现状及其加速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2)
[3]周珊珊:企业渐进性创新动力持续改进[J].商业时代,2007(9)
[4]陈劲等: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02(5)
上一篇:探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