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申亚丽 时间:2013-02-15
摘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对全面发展城乡经济,加快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意义重大。但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仍然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逐年增长。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代替,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这种大规模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此巨大的流动人口,组织化程度很低。给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安全增加了许多难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结构矛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1.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入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险不充分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能力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由于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缺乏、人员综合素质低,造成城镇非技术性或技术性较差的岗位应聘者供过于求,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供不应求,许多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无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总体态势的制约
        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巨大并且随着今后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新农艺、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劳动投入将大幅度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还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数量有限。一是随着乡镇企业的转型,其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较弱。三是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使得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人口流动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制约
        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其作用和程度都非常有限。据调查,有组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占全部外出务工劳动力的10%以下,大量的是靠亲戚朋友、非法职业介绍所的介绍,虽然绝大多数市、县、乡(镇)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服务机构,但劳务需求信息、劳力资源供给信息的收集、发布渠道有限。由于我国目前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网络尚未建立,至使有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打不到工。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维权工作带来了难度。
        (五)城市化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农民工供求矛盾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总体上看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农村人口缺少吸引力,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严重滞后。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