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索洛余值法”测算湖北TFP贡献率的实证
(三)对模型和数据的检验
作为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检验是判断方程性能和经济意义解释力的重要手段,此处主要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自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性检验和平稳性检验。
1.判定系数检验。从R2来看,其值高达0.996,说明变量对结果的解释程度很高,显着性上通过了假设检验。
2.自相关性检验。观察到DW值为2.064,不能拒绝不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故认为变量不存在自相关性。
3.异方差性检验。本文采用White检验,得到显着性P值为0.0826,即在10%的显着性内,并不能拒绝存在异方差的假设,因此可认为不存在明显异方差。 平稳性检验。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了避免非平稳和非协整问题,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ADF检验。结果(见表2)。
从对模型和数据的各种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整体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据此对其进行经济解释和分析。
(四)湖北省综合要素生产率测算结论
根据改进后的模型测算出了1990—2009年湖北省资本、劳动和其他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3所示)。
三、对结论的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
(一)回归方程的分析和解释
1.资本的产出弹性(α)较高,达到1.5136,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要素比较稀缺,投资需求程度较高。 2.劳动的产出弹性(β)也较高,达到0.6973,这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要素也较为稀缺,特别是一些高素质劳动者的缺乏,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α+β=2.2109,说明湖北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发展潜力也较大。
4.TFP平均增长率(r)仅仅为7.36%,说明湖北省的综合要素发展水平较低,与相邻省份及全国都有不小的差距。
5.TFP平均贡献率(EA)也只有20.38%,说明目前的增长基本是靠大量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的投入来实现的,属于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要素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
(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1.重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技术进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提高了要素生产率,节约了生产要素投入量,这在人均资源贫乏的中国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维持的,这种粗放型生产模式在中国并不能持久下去,而且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不仅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目前,湖北省三种产业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农业比例过大。相比相邻及全国不少其他省市仍处于比较落后状态,这使我们更有理由大力发展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湖北省电子计算机、汽车、医药、生物工程等核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创造出自己的核心产业和技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发展技术上,以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并重,以符合本省的具体情况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择性的开发、吸收及利用,通过引进技术,在较高的起点发展经济,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人才的培养要有制度性的安排。尽快缩小与人才发达省份和国家的差距,应是湖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而且湖北省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人才开发与创新平台,像武汉“光谷”、鄂州“中国药谷”等。这为我们培养和引入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要用尽可能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使湖北省的科技进步有高素质的人员保障。只有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让服务型科技型管理型人才都服务于湖北的经济建设,才能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进一步加大规模经济的效率,提高资本积聚的能力。从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湖北省还是有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的,但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企业间的重组、兼并等手段实现企业的做强做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在全国创造出若干个有影响力的产业和企业。 敢于制度创新,为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根据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包括制度创新。将制度变革引入经济增长过程,才能为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制度创新一般包括产权、经济制度等方面。随着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湖北也不例外,逐渐由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目前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突出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越位”和“缺位”。另外,湖北省内的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一股独大”的情况相对其他沿海省份而言仍然严重,行业和企业的垄断阻碍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降低了经济的效率。我们要借鉴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经验,减少政府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中的高效率作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
[1]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
贺铿.经济计量学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廖先玲,姜秀娟,赵峰,何静.基于“索洛余值”改进模型的山东省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6).
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基于索洛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9).
孙建召,曾巧明.索洛余值法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