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县域经济
城乡统筹是将城乡看作一个完整系统,通过平衡系统的各个环节,协调系统内的各方利益,优化配置系统资源,促进城乡这个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首要任务,更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辽宁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倍,到了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2.1倍,2000年扩大到2.3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2.5倍。2007年辽宁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城镇人均收入12000元,而农村只有4600元。在城乡贸易方面,1978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农村的2.9倍,1995年扩大到7.2倍,2000年扩大到7.6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8.1倍。在县域经济方面,辽宁省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不仅省内的城乡差距大,而且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辽宁省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不到40%,而江苏已达50%,浙江为58%,山东为77%,福建达66%。辽宁一些县与全国百强县相比,虽然GDP差一倍,但财政却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辽宁县区财政支出比收入多一倍。同时,全省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也较大。辽西北地区和辽东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全省还有十多个贫困县、近150万的贫困人口,彻底脱贫任务仍比较艰巨。
二、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老工业基地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20世纪90年代,经过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辽宁逐步走上振兴之路。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之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开局良好,2004—2005年辽宁GDP的增长都超过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则超过20%。
对于辽宁这样一个国有高度集中的省份来说,其总资产占到工业总资产的51%,但其创造的工业企业的利润只占到全省总利润的9%,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辽宁的国有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沿海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辽宁是一个沿海省份,海岸线有2 200公里,岛岸线(加上岛屿的沿海线)是2 900公里,位于全国的前五名。但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相比,并未显现出海岸线长的优势。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三点一线开发环渤海湾的计划,将锦州湾、营口临海工业基地、长兴岛,三点合成一线来带动环渤海湾的开发。同时不仅要开发环渤海湾,还要开发沿黄海海岸,把丹东和庄河的临港工业园区建设起来,形成五点一线,来支撑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如果辽宁的沿海经济带能够建设起来,那将形成一个对辽宁经济的巨大支持,也会形成我国北方一个繁荣的沿海经济带。
(三)财政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
“十五”时期辽宁县域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省77个涉农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达296.4亿元,为2000年的2.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51.6%,与2000年比,年平均增长13.9%。各项税收191亿元,为2000年的2.2倍,年平均增长17.1%。因此,辽宁省已经具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财政基础。
(四)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
2004年、2005年辽宁省连续两年粮食产量都达到350亿斤,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之上,辽宁还大力发展了像蔬菜、瓜果、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特色、优质的农副产业。更为重要的是,辽宁农业产业化起步早、标准高,如础明实业、韩伟集团、獐子岛渔业、大正船业等龙头企业,无论从基地建设、市场开发、还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都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五)大连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
大连市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大连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大大连”、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出发,做出了加快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发展的战略决策,四年来共集中财力27.7亿元支持北三市发展。至2004年大连北三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实现生产总值分别为155亿元、134.8亿元、135亿元,分列全省县(市)的2、3、4位。三市平均生产总值141.6亿元,是全省县(市)平均水平的2.6倍;人均创造GDP1.6万元,是全省县(市)平均水平的1.7倍;三市财政收人达到15.8亿元,比2000年增长9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瓦房店财政收入列居全省县市的首位,普兰店、庄河分列3、4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3亿元,比2000年增长1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在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分列第48位、70位、73位,与2003年相比分别前移20位、5位和1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大连市立足本地实际,闯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辽宁城乡统筹的路径
(一)更新观念思维,改变二元结构
思维观念的更新,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城乡统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过城区给予资金、人才等简单做法支持农村加快发展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加大城乡资源整合和对接力度,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存在偏重城市的观念倾向,打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是城乡统筹发展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50多年来,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政策,从而形成了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必然要求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化方向发展,但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
确认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市场主体地位,给予农民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是深化农村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
(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步伐
根据人口学中的“人口流动高位移动”,劳动力流动遵守就高原则,即人口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一般来讲,边际效益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边际效益高的城市转移是一条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是我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辽宁一共有44个县,全省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是在所在县域内实现的,县域经济壮大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了。然而这44个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5%,而全国的城镇化率是37%,也就是说这44个县的城镇化率还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造血”机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三农”问题日益严峻。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结果的不平等,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差距太大。如果不抓住农村发展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症结,不改善农村发展的环境问题,即使为农村增加再大的“输血量”,农村发展的自身“造血”机能也很难形成。近年来大连北三市之所以受到外来资金的青睐,是与大连市支持北三市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分不开的。城乡基础设施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和中心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一个地方展示形象的窗口。
(四)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一是建立农户贷款激励机制,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对贷款额度在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农户小额贷款,按现行贷款利率给予贴息的支持,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二是加大扶贫力度,实现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对于资源贫乏地区的贫困人口,可以设立补助搬迁费,实行异地搬迁扶贫。对于农村弱势群体,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三是搞好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市、县两级财政可以对每个培训农民进行补贴,扶植转移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规模。
另外,还要提高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资金投入应优先投入到条件较好、具备一定实力的乡镇,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强化其对周围乡村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市资金投向农村,特别是结合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设立农产品加工,使投资获取丰厚的回报。
(五)出台新用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辽宁原本是拥有科技成果及科技转化成果比较多的一个省份,每万人当中拥有的家和工程师是28人,这在全国属于前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在全国也是居于前列。尤其可贵的是,辽宁拥有院士53人,高级技工近万人,这在全国仍属前列。
制定符合辽宁省实际的促进区域人才合理流动的支持性政策,消除歧视性思想观念和政策障碍,逐步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障碍,疏通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产业间合理流动,确保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同步调整,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乡土人才培训基地、各类职业学校、农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建立起开放性、多功能、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研和经济实体,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人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