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战略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制造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建议
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化中后期阶段时,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虽然甘肃省的工业化程度并没有达到中后期阶段,但我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重视对服务业的发展,让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相互促进,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
一、制造性服务业的概念
所谓制造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产业,它是围绕制造业生产过程的各种业务,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围绕生产制造和加工装配开展的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下料配送等均属于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范畴。制造服务业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而是制造业的纵申发展,其发展趋势是制造服务业的产业化。
二、发展制造服务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甘肃省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推进的阶段,发展制造性服务业有助于增强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是加速推进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1.制造性服务业是将技术引入生产过程与产品的良好媒介
制造性服务业将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导入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营运效率、经营规模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
2.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制造性服务业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从外部获取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技术进步与分工的有机结合,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3.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制造性服务业在经济格局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制造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将近40%, 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4.制造性服务业是自主创新的“助推器”
对于甘肃这样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省份而言, 大力发展研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现代市场营销服务、现代服务等制造性服务业对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基础工业发展质量等方面意义尤为重大。
5.制造性服务业是节能减排的“生力军”
首先,服务业以科技和人力资本投入为主, 属于“ 无烟产业”;其次,其他产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制造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持,如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处理等。而甘肃省目前的石油化工产业、黑色金属产业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这就急需要大力发展制造性服务业来实现节能减排、效促进原有工业发展。
6.制造性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金融、信息、科研等生产性服务功能都非常发达,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甘肃省的工业化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城市经济将逐步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从而强化城市功能,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SWOT分析法的甘肃省制造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1.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优势
(1)良好的制造业工业基础
甘肃省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更是加大了对制造业的发展,目前甘肃省已初步建立起兰州和天水2个装备制造业基地。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造,甘肃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并具有较强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
(2)具有一批发展制造性服务产业的龙头企业
甘肃省目前有着一批很有发展制造服务业实力的工业企业,例如位于兰州的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其在具有大量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合成树脂、化肥等化工产品的基础上,还具有物资采购、仓储、配送和石化产品销售、运输以及消防、治安保卫等综合制造性服务业务,虽然其制造服务业还不是其主要业务,但其在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构成中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并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另外嘉峪关市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也已涉猎服务业,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3)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条件为发展制造性服务业提供条件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西连青海,新疆,北邻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省会兰州是全国地理中心,兰新、包兰、陇海、兰青四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达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等城市以及省内敦煌、酒泉、天水、庆阳的20多条航线,通航里程达35700多公里,兰州空港正式开放,由兰州可直达香港,所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交通设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依托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了基础条件。
2.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劣势
尽管很多人意识到了发展制造性服务业的重要性,但也应该,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甘肃省目前还不是一个服务业强省。服务业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制造性服务比重小、服务领域被当作非生产性的活动。许多本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服务领域,被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办。二是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尚不发达,人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发展的需求还不足。
(1)服务业准入门槛高、管制多、发展规模小
分析甘肃省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服务行业目前仍存在门槛高、管制多、垄断经营现象严重、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以及规模小、效率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服务业许多领域实行高度国有垄断经营,将许多本来应该交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服务部门由国家专营、牢牢控制,这样既阻碍了服务供给者改善服务的积极性,又制约了对消费者对服务的有效消费需求。
(2)思维陈旧,对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各项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们不自觉地将服务业当作不创造新价值的非产出部门、辅助性部门,夸大生产决定服务、服务从属生产的作用,过分强调服务业的非经济职能,忽视其产业功能。在这种扭曲的思维模式导引下,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这就阻碍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3)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包括制造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甘肃省服务业近年来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十分落后。2005年,甘肃省服务业实现生产总值787.36亿元,仅位列全国第26位,相当于第一位广东省的8.2%。
(4)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甘肃省传统服务业仍占居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附加值、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业态和服务方式较老。文化、、卫生、等事业改革仍较置后,一些领域产业化进程还相当缓慢,所以从结构上也制约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5)对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投入不足
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2005年甘肃省新增固定资产中,信息传输、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投资仅占全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3.44%。目前这样的固定资产水平不足以支撑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6)对满足制造性服务业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不足
兰州市人才政策已初见成效,但总体上仍存在引进人才的层次偏低、针对性不够强、人才层次结构单一等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和引进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方面,力度不大。
(7)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偏低,导致社会分工不明确,影响制造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导致社会分工不充分,缺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在动力。并且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集聚特征,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距降低了服务业在本地区聚集的能力。
(8)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制约了制造型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制造性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特征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基础和管理创新前提。而整个西部地区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将成为影响甘肃制造性服务业扩大发展的制约瓶颈。
3.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面临的机会
甘肃省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一直以来其工业发展都是依赖高能源的消耗,所以在国家大力提倡经济增长方式需转变这一形势下,甘肃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显得尤为重要,甘肃省应率先开始行动,以争取国家在各方面给与的支持,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争取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1)借助甘肃省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制造性服务业
借助我省良好制造业基础这一优势,发展制造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其他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向高端化升级。为甘肃省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甘肃省很多企业有对融资方式、方法以及设备更新方面的需求,这对于发展制造性服务业这是不容错过的机会
甘肃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上市企业很少,很难吸纳民间资本,更为严重的是流动资金得不到银行贷款,使很好的项目不能实施;甘肃很多企业一直使用以前的技术和设备,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存在设备老化、生产率水平低下等问题,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市场需求,大力为制造企业提供如何融资、筹资、技术升级等各种制造性服务。
(3)积极投身国际业务的省内企业有对外贸业务操作服务的广泛需求
目前甘肃省正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积极谋求国际合作,这样一来,大量的进出口业务将因此而产生,而很多企业对进出口业务还是陌生的,对专业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所以可以发展专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外贸服务支持的咨询、培训产业。
(4)城市发展阶段化给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
甘肃省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将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在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必须建立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客观上要求在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造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方位服务。
(5)国际产业和资本正加速向我国的服务业领域流动,这给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也带来新的机遇
所以可以借助这样的大好时机,甘肃省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多吸引国际大型服务企业进入甘肃,更好地促进甘肃省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6)国家大搞西部开发给与的良好发展契机
国家加大对西部进一步开发的力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借这个机会甘肃省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争取把制造性服务业做起来。
4.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甘肃省发展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将面临来自其他城市和区域的挑战,从全国范围看,北京、上海、西安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工业基础都比甘肃省优越很多,从区域范围看,甘肃省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安的竞争。西安致力于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它将依托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研发等制造性服务业,西安与兰州毗邻,并且具有制造业优势。西安将与甘肃省在制造性服务业发展的资源、人才、机构等方面形成一定竞争。
四、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战略规划
其实,甘肃省有较多的二线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基础,例如天水、金昌、酒泉和嘉峪关等城市,同时以兰州为核心的学府城为甘肃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着科技力量和人力资源,所以说甘肃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已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背景,因此甘肃省各地在发展战略上不能仅仅停留在高污染高耗能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而必须通过寻求自身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大力提高第三产业附加值的途径,来实现制造中心更快更强的发展道路。
具体地说,第一,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着力改变部分服务业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过低的状况,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帮助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
第二,加速培育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行业,把信息服务、会展商务、物流配送、文化、社会中介等新兴产业内在地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服务功能多层次、投资结构多样化的新型服务体系;
第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当前,对发展制造性服务业,不少地方和企业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我国制造性服务业的发展缺乏产业政策的引导,更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支撑,严重制约了制造性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第四,拓宽渠道,集聚人才。由于大部分制造性服务业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基础,因此制造性服务业对人才有比较高的要求。为集聚人才,应拓宽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国外人才的优势,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二是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制定分类开发计划,在制造性服务业各个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人才。三是加快制造性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步伐,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服务专业教育,积极组织实施服务人才能力培训工程。四是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健全制造性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管理,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服务业发展培训各类从业人员。
第五,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政府在重点扶持部分地区发展时,应该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系效应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发展地区。
第六,创造并维持产业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产业区位调整的主要追求目标,防止区内企业的非聚集化是区位调整成败的关键。为此,政府可以采取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实施区位品牌战略,拓展销售网络,构造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企业间的聚集并增强聚集效应。
:
[1]殷少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新疆工业竞争力[J].新疆财经,2008.(2)
[2]杨世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J].经贸,2008(8)
[3]杨波:甘肃装备制造业产业分析[J].兰州学刊,2006(8)
[4]王右军: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