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优势理论看无锡旅游业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丰芳 时间:2010-06-25
  摘要:无锡业为无锡的做出了较大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快无锡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用竞争优势理论指导无锡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无锡旅游业;竞争优势理论;对策与措施
  
  1 竞争优势理论为发展无锡旅游业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1)有关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资源优势理论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的。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立足于产业层次,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波特指出,从宏观上看,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的竞争条件)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和机遇)。上述六个因素的组合与动态作用过程决定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潜力和持久性。
  (2)用竞争优势理论指导无锡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旅游业的特点是投资少,产出高,创汇多。被称为朝阳,是相关产业群的核心,它涉及、餐饮、娱乐、就业等多种劳动密集行业,具有先导作用和产业关联广的功能。无锡市虽然没有沪、宁、杭声名远播的城市品牌,但无锡人以超前的理念、创新实干的精神,打造太湖品牌,开创并引领太湖旅游时代,“太湖明珠一无锡”成为知名旅游品牌。但是,由于自身旅游资源并不是很丰富。无锡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全方位、全要素的,竞争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旅游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要依靠人力、资金、知识、诚信等推进要素,而非仅依靠资源优势本身。据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专题评价报告显示旅游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前8名分别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山东、辽宁和福建。在其指标体系里,综合竞争力包括市场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行业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及企业竞争力五个方面。由于无锡市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老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发掘不够,因此,在今后的发展战略上,我们要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运用集约化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和一种高层次的以人力、资金、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理念。
  
  2 无锡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老化
  由于旅游资源的原因,无锡的旅游活动向来以观光旅游为主,结构单一,产品老化,缺乏深开发和加工。也缺乏新意,已经成为影响本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无锡的一日游和二日游旅游产品主要包括:鼋头渚、三国城、水浒城、灵山大佛、寄畅园、锡惠公园以及蠡园等景点。主要旅游活动形式就是观光,而且多年以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单一的观光旅游沉闷、枯燥、缺少参与性和娱乐性,造成游客的停留时间短,回头客少。此外,无锡的夜生活贫乏,不愿在无锡过夜的旅游者认为无锡的夜间生活比较贫乏,除了购物商场外没有地方可去,不少旅行社把只把无锡作为一个过境地,逗留时间最多不超过半天。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无锡旅游经济效益。
  
  2、2 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发掘不够
  无锡是吴文化发源地,又是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摇篮,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名人辈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无锡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掘吴文化的潜在内涵,目前,无锡只有少数旅游景点直接与吴文化有关,如泰伯墓、泰伯庙、吴文化公园等,而这些旅游景点在无锡旅游产品的构成中所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次要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无锡目前也还没有进人中国文化名城的行列。
  
  2、3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偏高
  把眼光仅盯在景点门票收入上,是旅游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在欧美和东南亚等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人造景点以外,大多数景区景点是不收门票的。总体来说,无锡的各个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偏高的,高价门票固然可以起到控制旅游者的流量,保护景区的作用。但也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也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旅游景区的高门票价格,既抬高了景区景点的门槛,也挡住了旅游者游览的脚步。无锡各主要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如果一位旅游者将这些常规景点都游览一次,需要花费近五六百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宜兴和江阴的旅游景点。所以,即使是无锡市民,许多景点都不曾去过。
  
  2、4 旅游产品整体知名度有待提高
  无锡的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锡惠公园和鼋头渚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另一类是以三国城、水浒城为代表的人造主题公园。无锡园林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远比不上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无锡有中央电视台影视基地,而浙江有横店影视基地。并且像这类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都相对较短。原国家旅游局行业管理司司长魏小安在分析了无锡旅游现状时为,“无锡充满温情与水”的口号喊了20年,《太湖美》早已闻名遐迩,太湖品牌很大气,但城市定位为太湖明珠很模糊,不好把握,水的文章做得不够。”很多到过无锡的人不拿出照片不会想起这个城市,有的可能记住了太湖而忘了无锡。无锡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属于二流,游人常常将这里作为过境地,所以光看接待人数等经济指标并不能体现旅游的水平。
  
  3 旅游竞争优势战略的指导意义
  
  竞争优势战略体现的是一种集约化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和一种高层次的以人力、资金、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理念。将竞争优势战略思想运用于旅游业发展中自身开发和市场营销这两个环节,可以导出以下三点认识:
  第一,旅游开发是以旅游产品的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由单纯的资源优势观而形成的就资源开发资源的做法,只能走人开发误区。第二,旅游市场的营销不是单纯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销售,而是表现为一种运用各种手段,为实现和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发挥、保持和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的过程。第三,人力、资金、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是形成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4 无锡业的对策及措施
  
  (1)在继续抓好观光产品开发的同时,重点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旅游建设项目要围绕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需求,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修学旅游、保健旅游、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和红色旅游项目等非观光型旅游产品。根据无锡的现有资源情况,近期重点要建设好以下几个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以五里湖为中心的休闲旅游区、继续完善马山的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太湖的休闲旅游区。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增加动态的旅游项目来激活静态的旅游资源。例如,无锡有影视拍摄的良好条件,如果在影视拍摄过程中能够让游客参与其中,担任群众演员。或者专门开发一些游客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一些短剧,让旅游者亲自担任主角。而拍摄的节日则可作为游客的纪念品,想必肯定会吸引一大批旅游者。
  (2)发掘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有文化内涵的新产品。在国内旅游产品普遍存在同质低价竞争的情况下,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及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新产品,既是保持无锡旅游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无锡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无锡的旅游产品要以吴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陶艺文化等为突破口,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同时也突出无锡旅游产品的特色。越是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其吸引力也就越强,也越富有生命力。
  (3)是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开发档次不同的旅游产品。
  既要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一些有高层次需求的组织和团体、处于中高收入水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发展低端旅游产品,满足大众化的旅游需求。对于市民游览辖区的旅游景点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既增加了客源,同时也让市民得到了文化的享受。同时无锡还要加强旅游购物品的开发。无锡有很多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品如:如有号称无锡三绝的肉骨头、油面筋、水蜜桃,有太湖出产的“太湖三宝”:无锡泥人、太湖珍珠,有宜兴紫砂、陶瓷,有江南锡刺绣,还有茶叶、毛笋等。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再生的旅游购物品,大力开发这种旅游购物品不但不会对无锡的资源造成损害,而且还可以世世代代永续利用。而目前购物仍然是无锡旅游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今后,应继续强化无锡旅游购物品的特色,挖掘旅游购物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购物品的实用价值,加强旅游购物管理,规范旅游购物市场。
  (4)加强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市场的宣传营销。
  无锡要积极推进旅游的品牌化战略,在城市、产品、、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全力打造无锡旅游的特色、个性和品牌,提升无锡旅游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太湖明珠、山水无锡、霞客故里、休闲名城”这一旅游品牌成为无锡的“城市名片”、国内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为了进一步把无锡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提高无锡旅游的市场份额,今后,无锡的旅游产品的宣传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增加旅游宣传促销投入。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产出,今后每年要保证有足够的促销经费,且逐年有所增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广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来宣传无锡。近几年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每年均投入300余万进行灵山大佛形象的宣传,几年时间灵山大佛景区的名声便超过了无锡原有的老景区,许多外地人对无锡的印象就是灵山大佛。其次,无锡旅游的对外宣传应该把每个旅游景区统一起来进行宣传。目前无锡市的旅游宣传还处在小打小闹、各自为政的阶段,无锡的旅游要走出去,要获得较为持续稳定的客源,一定把无锡作为整体旅游资源,打无锡旅游的整体品牌。
  (5)加大对旅游队伍的培训,提高旅游队伍素质,进一步解决好旅游安全问题。旅游队伍代表一个旅游城市的形象,是衡量一个旅游城市的重要尺度,因而加大对旅游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十分重要。无锡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人才的培养急需跟上。今后要制定出旅游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旅游安全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总之,无锡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旅游产品如果能够扬长避短,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一定能够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目标。
  
  
  [1]安辉,入世后的旅游业[J],旅游管理,200l,(3)
  [2]陶卓明,江苏环太湖地区旅律产品构成的系统分析和结构优化[J],旅游学刊,2000,(4):33-37
  [3]徐建伟,吴文化与无锡旅游业发展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5
  [4]姚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J],旅游管理,2001,(5)
  [5]左冰,旅游竞争优势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刀,旅游管理,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