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煤炭 乡镇企业 发展途径
一、引言
煤炭是云南省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在一次性消费中煤炭占62%,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全省社会全局。从2007年原煤产量看,省属国有、地县国有、乡镇煤矿的产量比重为23∶1∶76,这决定了乡镇煤炭企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煤炭企业是以煤炭开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劳动对象是非再生资源。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资源的有限性和地下开采的特殊性导致了煤炭企业管理更加复杂。同时,煤炭生产和消费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目前,云南省乡镇煤矿的发展不容乐观,基本没有摆脱挖煤、卖煤的单一产业和产品格局,煤炭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没有形成规模,资源回收率低,开采资源的破坏能力大,技术水平低,安全隐患大,还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小、散、弱、乱”局面。
特别是现在全球正面临百年来罕见的经济危机,云南省的乡镇煤炭企业由于本身存在的问题突出,致使抗风险的能力弱。如果不注重乡镇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提高煤炭生产能力和煤炭经济效益,增加煤炭的产业链,保证乡镇煤炭企业发展的性,那么,就目前的经济形式下,乡镇煤炭企业就无法发展,甚至无法生存。因此,深入分析乡镇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合适的发展途径,对于实现云南省整个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原煤的产量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见表1)。但是乡镇煤炭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经营粗放,工艺落后,装备技术水平低,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治理滞后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成长目标。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种全局性、长远性的决策。在煤炭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居高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乡镇煤炭企业不明确发展战略,盲目地追求短期利益。有的企业提出了发展目标,但也只是商业性的口号,既不切实可行,也没有成长的前景和动力。有的企业仅有年度发展计划,其目标仅限于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经济技术指标,很少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也不会去了解行业的发展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目标分解不明确,更谈不上责任制考核,对年终完成计划情况基本上没有确切的分析,如此循环,企业很难得到发展。
2、企业规模小,规模化扩张步伐缓慢。由于产权模糊不清,政策变化性大,一方面使得煤矿经营存在较大变数,单个乡镇煤炭企业对自身的规模扩张缺乏兴趣,只注重短期效益和眼前利益;另一方面,煤炭资源分散在不同的乡镇或村,而且同一个煤矿可能经过层层转包,权利义务关系复杂。这种模糊的产权关系和复杂的经营关系导致了企业的兼并、重组、合并存在很大的困难。据调查显示,目前共有2.6万处煤矿,其中民营和集体小煤矿2.3万处,年产3万顿以下的矿井约占三分之一。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能力低,许多矿井原煤单井年均产量不足2万吨。
3、非法开采问题突出。非法开采是乡镇煤矿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导致人们对小煤矿难以正确评价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执行批准的开采方案,越层越界,争抢资源,乱采乱挖,不仅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近年因小煤矿越层越界问题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损害了小煤矿的形象。
4、企业短期行为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严重。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乡镇煤矿生产普遍存在短期行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严重。目前,中小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差,技术装备落后。有的小煤矿还采用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资源回收率低;有的煤矿不按正常的开采程序开采,吃肥丢瘦,浪费资源,由于环境意识薄弱,治理能力差,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5、低层次的家族化经营管理模式束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在企业发展中,乡镇煤炭企业难以摆脱“亲情”与管理“理性”要求的矛盾,职业管理者缺位。一些企业尽管依靠家族化经营管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但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从业知识和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不一定都能适应管理的要求。即使明智的业主意识到管理人才的重要,认识到科学管理的理性要求,也难以突破传统的家族“亲情”意识屏障。
6、无序竞争激烈。有的煤矿受利益驱动,不择手段,盲目竞争。市场疲软时,竞相压价,抢占市场;市场紧俏时,盲目提价,以次充好,从而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了煤炭市场经营秩序,败坏了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
7、煤矿装备水平差,开采技术落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由于煤炭产业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大部分乡镇煤矿技术落后、装备差,80%的乡镇煤矿采用非正规的采煤方法,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设施设备简陋,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安全没有保障,事故隐患多。从多年的统计情况看,煤矿伤亡事故的绝大部分发生在中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5—6倍。
8、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瓶颈”制约,自身管理水平低。乡镇煤矿业主大多数不懂业务,管理混乱,多数煤矿人才匮乏,缺乏基本的技术力量,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差,其从业人员多是临时雇佣的农民工,技术素质差,队伍不稳定,培训难度大。目前云南省煤炭企业从业人员中采矿、机电、地质、测量、通风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约占从业人数的8.29%,国有重点煤矿占10.45%,国有地方煤矿占18.4%,乡镇煤矿仅占1.49%。云南省大多数乡镇煤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匮乏尤为突出。
9、产业集中度低,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结构性矛盾突出。云南省煤矿“小、散、弱”的局面严重,企业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多数矿山加工增值、综合利用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大量原煤未经加工增值就直接销售,煤炭的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云南乡镇煤炭企业在全省的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针对其目前的情况,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企业自身必须具备持续竞争优势,这是企业持续生存的内部或自身法则。二是企业的发展必须满足其外部环境的约束,这是企业生存的外部或环境法则。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必须有相应的能力支持,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只有具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持续获得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因此,提升云南省乡镇煤炭的核心能力是其发展的第一核心特征。另外,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其生产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一定的生态成本。如果这个生态成本超过企业的收益,那么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保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是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发展的第二个特征。为了实现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基业常青,只有通过加快煤炭资源整合,提升乡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搭建平台,利用产业联盟方式,形成区域型产业集群,实行规模化发展以及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化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途径,才能满足乡镇煤炭企业内、外部环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加快煤炭资源整合进程,规范和推动乡镇煤炭的高效。煤炭资源整合是指以现有合法煤矿为基础,对邻近两座以上煤矿的井田合并和对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储量及其它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储量合并,实现统一规划,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培育企业文化、吸引优势人才等综合能力,对布局不合理和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实施关闭。
对乡镇煤炭企业来说,通过“整合一批、关闭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形成各县市区及乡镇煤矿相对集中发展的生产力布局,着力培育20户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煤炭龙头企业。主要产煤区单井规模逐步达9万吨/年以上,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云南省镇煤炭企业走上一条高效发展的良性道路。
为保证资源整合的顺利进行,应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如严格煤炭开发准入条件的设立;建立资源利用监管制度;省级有关部门给予技术改造专项贴息支持;由省发改委贴息、省煤田地质局贷款建立煤炭勘查滚动专项资金,对煤炭资源进行补充勘探,成果有偿使用;省级相关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要认真按照相关的、法规对乡镇煤炭企业进行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防范安全隐患等等。
2、通过政府引导、搭建平台,利用产业联盟方式,形成区域型产业集群,实行规模化发展战略。关闭、整顿小煤矿,不是要取消所有小煤矿,而是要取消非法、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保留布局合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小煤矿。保留下来的小煤矿,作为云南省煤炭的一支补充力量,有很好的发展生存空间,关键要建设规范化。针对其规模小、技术装备差、生产能力低的状况,通过政府引导,搭建平台,扶持它们走成片改造、联合开发的道路。联合改造开发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有合资、股权参与和契约式合作等,而改造的主要方式还是契约式合作。因为合资涉及资本纽带问题,对于市场上势均力敌的双方来说,都可以再前进一步形成自己的实体,所以合资不会成为主流。股权参与是指持有合作伙伴少量股份,目的在于维系和确保双方的合作关系,同样涉及股权问题,也不会形成主流。契约式合作方式强调的是基于合同约定的合作,这种方式既不依赖双方的资本要素,也不存在股权多少带来的控股权问题,而是一种基于各方某些特殊目的的合作。
从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当前形势来看,契约式合作是最合适的一种方式。这种契约式的合作,被称为产业联盟。在云南省加快建设恩洪(含罗平)主焦煤矿区、老厂无烟煤矿区、镇雄无烟煤矿区、小龙潭褐煤矿区4个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优质高产煤炭基地,形成以云南煤化工集团、小龙潭矿务局、云南滇东泰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国投曲靖煤炭开发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主体,在煤炭供应主渠道的形势下,云南省乡镇煤矿,规模偏小、技术装备差、生产能力低,与这些大型煤炭企业相比明显没有竞争优势,乡镇煤矿只有利用产业联盟方式,才能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3、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加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是,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在企业层面,我们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从煤炭的生产开发上要节能、使用可再循环的原材料、寻求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煤炭资源条件的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回收率。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考虑矿井在生产期间可能出现的大量废弃物,配套建设洗煤厂、煤矸石热电厂、矿井水处理厂、建材厂等。从整体设计规划上,按照“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过程物质循环利用,由整个生产系统构成工业性的“生态”平衡。建立和运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开采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乡镇煤炭企业只要通过加大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发展产业链,是完全有条件实现主要污染的最小化排放和矿井水、煤矸石等废物的综合利用,从而逐步达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
云南省乡镇煤炭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转变职能,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手段、行政手段,营造乡镇煤炭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乡镇煤炭企业才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提高煤炭生产能力和煤炭经济效益,保证其发展的性和持续性。
【】
[1] 云南省工业局.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方案[Z].
[2] 陶凤鸣:实施煤炭资源整合 促进中小煤矿规范有序健康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6(7).
[3] 冉进财:煤炭企业的战略联盟探讨[J].煤炭工程,2006(12).
[4] 卢向南、李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J].经济,2006(1).
[5] 王帅力:论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J].绍阳学院学报,2006(4).
[6] 吴冲:山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EB/OL].知网,www.cnki.net.
[7] 赵国浩、阎世春: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下一篇: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