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民间投资运行效率及政策调整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一、丽水民间投资运行效率的现状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市民间投资发展较快,并有效地发挥了投资主渠道作用,为促进丽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积极贡献。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急待引起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投资生产率在较低水平徘徊运行。(1)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变化情况, 丽水市“八五”期间年均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定基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3.7亿元,边际投资产出率为300.9%;“九五” 期间年均固定资产投资28.9亿元,定基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7.8亿元,边际投资产出率为96.2%;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3.3亿元,边际投资产出率为56.8%。(2)贷款产出率变化情况,“九五” 期间定基年均贷款增加9亿元,边际贷款产出率为103.7%;2001年贷款增加23亿元,边际贷款产出率为101.2%。
2、民间货币资本体内使用率不高。近几年来,丽水市货币资本供给和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较快,但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却严重紧缺,融资难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城市化建设所必需资本的融资问题尽管比企业要容易解决,但也同样存在着资本不足问题。然而,令人困惑费解的是在普遍存在资本融资难的同时,却存在着严重的货币资本外流现象。2001年末,丽水全市系统吸收的民间资本存款余额187.6亿元,贷款余额116亿元(加上当年剥离的不良资产11亿元,即贷款余额127亿元),存贷轧抵,存大于贷60.6亿元(已扣减剥离不良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再减去金融部门经营活动的正常备付资金约8亿元,实际外流货币资本53亿元。同时,企业投资于一、二级股票市场,城乡居民投资于证券市场和购买国债,企业将巨额资金上存省公司(省局)或参与省公司(省局)集中投资产业,或到外地直接投资办厂办公司,也造成巨额货币资本流向外地。民间货币资本体内使用率不高,严重外流,在较大程度上加重了丽水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
3、民间货币资本生产性投资率不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尽管也受到非生产性投资的较大影响,但是,关键性和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性投资尤其是技术进步投资。然而,近几年来丽水地区的生产性投资占比较低,而非生产性投资占比较高。从生产性投资占比情况看,1999年生产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各年份分别为38%,与全省52%以上的比重相差较大。从技术改造投资占比情况看,1991~2001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各年份分别为16.2%、16.7%、14.2%、5.2%、7.7%、6.3%、8.8%、7.1%、5.1%、11.8 % 、 10%、10.5%,最高的1992年为 16.7 %,最低的 1999 年为 5.1 %,平均每年为 9.9 %,与全省 18.8 %以上的比重相差甚大。从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长情况看,1991~2001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每年增长率分别为41.3%、52.9%、55.8%、-54.2%、121.4%、-17.3%、40.6%、-17.7%、7.2%、77.4 % 、55.4%,在这11年中3个年份为负增长。可以肯定的说,生产性投资增长慢、占比低,尤其是技术改造投资相对萎缩,是丽水市近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与周边发达地区继续快速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丽水民间投资运行效率不高的成因剖析
丽水市推进跨越和城市化建设,迫切需要民间投资支撑,然民间投资运行的现状是:货币资本投资率不高与建设投资严重缺口并存。透过这一现象看本质,丽水市民间资本投资运行效率较低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民间投资渠道不畅是民间投资生产率不高的先行性因素。民间投资包括民间法人投资和民间个人投资两种。民间法人投资是指除政府法人投资和外商投资以外的所有法人投资。国有中,除国有独资企业和一部分国有控股企业外,其他投资均属于民间法人投资。因为国有独资企业和部分国有控股企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特殊法人,受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其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投资管理受政府规定的限制,而其他投资则不受这种限制,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所以属于民间法人投资。据统计,丽水市目前企业存款在 69亿元以上,居民储蓄在127.2亿元以上,手持现金在 5 亿元以上,由此推算民间货币资本数额在亿元以上。如果拿出其中的30%用于投资,则可形成6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由此可见,民间投资潜力巨大。
然而,调查数据表明,民间投资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被有效地激活起来,各市县较普遍地存在着民间投资主体对于区内实体产业的“惜投”现象,由此造成民间投资渠道不畅,导致民间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不高,民间资本严重外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民营企业的地位不够明确,以致造成各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成为民营企业成长的巨大障碍。二是民间投资实业门槛过高。政策从宏观上讲是有利于民间投资的增长的,但从具体来看对民间投资仍有一定的限制。投资实业门槛这么高,限制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以及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三是民间投资缺乏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忽视投资信息的超前服务与窗口指导,使得一些民企业看不清市场需求趋势而犹豫观望,在不了解供求情况的条件下,无法进行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了投资需求。四是财政政策竭泽而渔,对企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区域经济相对劣势是民间资本体内使用率较低的主导性因素。间接融资是当前解决企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资本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丽水市间接融资较之于直接融资,在发展上要成熟得多,在规模上占绝大部分,在作用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程度上要大得多。但是,正是由于间接融资占绝大部分,而丽水市城市化建设项目和企业经济在整体上处于相对劣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丽水市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但在全省各地级市中依然处于劣势地位。2000年,丽水市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全省倒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及全省平均水平的40.8%,处于全省倒数第一位;财政收入总额处于全省倒数第三位。受此影响,尽管丽水市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项目较多,企业需求资金强烈,但其不具有信贷竞争力,放到全省竞争信贷排得上号的项目和企业不多,而依规审批能顺利通过的则很少。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获取系统分配的信贷规模较大份额的难度,造成机构筹集的民间
企业资本有很大一部分要流到区外,以致民间资本体内使用率处于低效运行之中。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民间投资较低的关键因素。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丽水市农业经济发展仍然粗放经营、分散经营,产业链不长,且断裂处较多,使得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业经济增长乏力。近几年来,丽水市农业经济增长慢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农产品深加发展严重滞后。大多是农产品或农产品初加工上市,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市场供求波动很大,受市场运动影响,农产品生产也呈现“市场热??生产兴??市场冷??生产衰”之运行轨迹;由于缺乏深加工业的有力支撑,农产品生产也难以可持续发展。三是工业经济缺乏特色。丽水市工业经济除了少数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外,绝大多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信贷脆弱,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经济的特色不突出,没有很好地围绕丰富的农特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经济,没有很好地紧扣深加工做好提升附加值文章。
(四)企业素质较差是民间投资效率不高的内在原因。一是工业经济规模化和产品加工专业化程度低。丽水市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小而全”,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二是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市场化、流通市场化、经营市场化。然而,目前由于丽水市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与低附加值得生产能力短缺并存,市场竞争力脆弱。三是是技术水平较低。丽水市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多数是生产设备阵旧,工艺技术落后,致使产品的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四是企业管理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法人代表缺乏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奉行粗放经营、薄种多收;小农经济意识浓厚,企业发展定位较低,满足于小投资、小生产、小盈利,缺乏大投资、大生产、大盈利、大积累的战略气魄,生产经营活动达不到规模经济,在根本上抑制了民间投资效率的提升。五是企业同行之间联合度较低,“窝里斗”盛行,相互排斥,相互倾轧,相互诋毁,比拚压价,造成企业效益严重流失,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值。
(五)投资结构不合理是民间投资效率持续滑坡的重要因素。由于丽水市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尤其是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化大力气,筹集巨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此,首先应当持肯定态度,因为基础设施落后已经困扰了丽水市以往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若不尽快改善落后局面,则将来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在投资要素十分有限的条件下,短期内过多地投入基础设施,往往会对生产经营性投资产生巨大的挤压作用影响,使生产经营性投资更加困难。丽水市1999年生产性投资占42.8%,2000年生产性投资占32.5%。运用定量方法分析可知,仅因生产性投资占比下降因素(假定生产性投资生产率保持不变),就相对使2000年边际投资生产率比1999年下降66.8个百分点。
(六)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率的贡献乏力。一是科技进步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太低,科技进步水平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现实效应力不大。二是科技进步成果的储备少,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提升效益的现实需要。三是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薄弱,人力资源流失严重,难以顺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生产率的有效提升。
(七)民间资本流向调控乏力是民间资本体内使用率不高的助长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地区货币资本使用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民间货币资本外流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资本流向的控乏力。一是邮政储蓄“短板”,有力地推动了民间货币资本外流。近几年来,丽水市邮政储蓄发展较快,储蓄存款余额快速增长。到2002年6月末,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亿元,增幅为12%。1996~2000年,全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各年份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9.9%、30.6%、21.8%、19.1%、28.9%。由于邮政部门只代理人民银行的委托吸收存款,而不放贷款,且把全部存款资金通过人民银行系统上划而流向外地,因而邮政部门代理人民银行吸收的储蓄存款越多,意味着丽水市流向区外的民间货币资本也越多。也就是说,当前丽水市通过邮政储蓄存款途径流向区外的民间货币资本就有12亿元以上。二是区域金融体系结构偏差,是导致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的主要生成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日益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实施集约经营改革,把业务市场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在系统内部进行信贷资金大迁移,纷纷采用存款准备金率、系统调节基金率、存贷比例、贷款限额计划、上存资金利率等手段,促使信贷资源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城镇和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中城市。从丽水市的现实状况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行机构基本遍及各个县市,大集镇也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理处;全市至今还没有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为数众多的信用合作社,规模小,竞争力弱。如此畸形的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造成了极为畸形的金融资源配置分布结构。到2001年末,丽水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部门的存款余额占 73.1%,而可以自主决定信贷投放的信用合作社的存款余额却只有24.1%;占存款余额 73.1%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占68%,而只占存款余额 24.1%的信用合作社的贷款余额占比却达到29.2%。从而,导致了丽水市一方面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货币资本供给严重不足。三、提升丽水民间投资运行效率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一)优化民间投资管理政策,全方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市、县两级政府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合丽水实际,制定比周边地区更宽松的民间投资政策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增强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实行开放式的产业准入政策,全方位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要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二是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投资规范政策,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方向。三是制定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投资组织政策。要推广和深化股份制投资方式,引进和推广BOT投资方式。四是制定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要停止现行的财政部门层层压任务、包指标的做法,真正严格按税法征税。同时,要切实推进税费并轨改革,严格控制和查处各类非法收费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中小和农民的负担。五是提高民间投资的管理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民间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议尽快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权益保护政策,以切实保护和调动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生产力的跨越式。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丽水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提升投资效率的根本途径。要主动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产业辐射、技术辐射和市场辐射,积极创造经济增长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是要提高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含量。二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化含量。三是要提高工业经济的深加工含量。四是要提高深加工经济的技术含量。五是要提高三大产业的联动含量。通过这“五个提高”,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良性循环运动和持久高效发展。
(三)增强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区域投资效率。一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要关心民营企业的成长,关心民间投资者的成长,帮助他们提高素质,重视资本积累,把赚到的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要从长远着眼,减少短期行为,减少内部相互倾轧,相互压价倾销,搞内部恶性竞争,努力追求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提高工业经济规模化和产品加工专业化程度。在提高工业经济规模化程度中,要“抓大不放小”、“抓大以促小”、“既要支大,更要扶小”、“既要支好,更要促差”,通过采用企业联合、兼并、龙头+协作、自身加大投入等形式和政策扶持,尽快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行业、产品的中小企业变大,使更多的中小企业早日上规模、上水平,使更多较差的中小企业尽快变好。三是加快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市场需求调查,增强产品科技含量,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为支持民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财政部门应拿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民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科委、科协部门应改革科研项目资金扶持补助制度,建议改以往的无偿拨补制为有偿制,即将科研项目补助资金转换为科研项目贷款担保基金。这样,既有利于增强科研项目承担者的责任,尽快拿出适应于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又有利于通过贷款倍数扩张而支持更多的科研项目。四是行业管理部门要促进和帮助民营企业法人代表加强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积极引进和大胆使用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尽快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素质。
(四)调整投资结构,提升工业经济调整比重。一是要以更优惠的政策环境吸引外地企业到丽水投资办企业,要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和资金的到位率;要以更优惠的政策留住本地资金,鼓励本地的民间资本用于在丽水投资;以更优惠的政策留住好企业,千万不要让正在良好成长的企业外迁,否则,以往对这些企业的创业优惠扶持政策都等于白费,因此特别要制定对民营企业的长期政策扶持政策。二是要调整优化筹资结构,加大工业经济的招商引资、当地集资、票据融资(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直接投资的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三是要调整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大幅度提高工业经济的资金投入比重,增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四是促进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贷款条件和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入,切实解决工业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工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五)完善信用服务体系,增强支持和推进丽水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和功能作用。一是深化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组建丽水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资金(地方财政、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大中型企业)控股51%,其它组织和企业参股49%;在各个县市都收购一、二家国有商业银行支行以及全部信用合作社,成立丽水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县级支行;对各乡镇的信用合作社进行整合,更名为商业银行分理处。要重建村级基金会,报人民银行批准后成立,纳入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管范围。邮政储蓄网点只能设在没有金融机构的乡镇,在设有金融机构的县市、乡镇的邮政储蓄网点应当全部撤销,以缓解民间货币资本严重外流之矛盾。二是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制度安排。三是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扩张贷款担保乘数。应当由政府财政和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担保基金,组建全市性规模较大的信用担保公司;要结合丽水市目前的社会信用状况,在政策上应明确规定信用担保放大倍数达到5倍以上10倍以内。由保险机构开办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保险业务;尝试增加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为连带责任承担者承担无限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