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及发展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

    1.地区产品结构趋同
    区域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具体反映在工业布局的集中度下降和分散提高上。集中度指标可用全国总构成中前三位省区比重的总和即

式中,Xi(i=4、5、…、n)为n个省区中除前三名后的各省区的比重,Xj(j=1、2、3)为前三名省区的比重,V[,x]越趋近0,表明分散度越低,集中度越高;V[,x]越趋近1,表明分散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存在产业趋同化。
    下表说明,40多年来我国工业布局集中度不断下降,而分散度不断提高,虽然经过整顿治理后90年代的数据有所好转,但这个过程中同构化仍十分严重。
    2.地区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增大
    最近数据表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结构相似率为93.5%,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似率为97.7%,此外以1992年全国工业净产值的部门结构作为零标准,然后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工业部门进行分析并两者相关系数(即相似系数),结果是在所统计的28个省市区中,除偏在性资源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山西、黑龙江和云南三省外,其他省市区和全国标准结构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其中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区有17个,占地区总数的60.7%,如果剔除偏在性资源产业部门后进行部门比较,则相似系数不足0.8的只有云南省1个,超过0.9的达25个,占地区总数的89.3%。
    3.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雷同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起源于初级产品的加工,进而延伸至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业,目前又进入到主导产业领域,纺织、食品、机械和化工几乎成为每个地区的主导部门。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24个地区将工业列为支柱产业,有25地区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16个地区将化工列为支柱产业,14个地区将冶金列为支柱产业。而且工业结构趋同问题在各省市区内部也广泛存在。


       前三位省市工业产业比重
  年份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名称 比重(%)  名称   比重(%)   名称  比重(%)  C[,x1] C[,x2] V[x]
  1952 上海 19.3   辽宁   13    河北  10     42.3  19.2  0.0603
  1965 上海 18.1   辽宁   12.3   江苏   6.2    36.6  18   0.0744
  1984 上海 10.6   江苏    9.7   辽宁   8.2    28.5  10.4  0.1115
  1992 江苏 12.6   山东    9.95   广东   9.38    31.58  12.6  0.0871
  1997 广东 12.3   江苏    10.0   上海   9.4    31.7   12   0.1045


资料来源:《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宋海林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52页。
    4.各地区产业结构处于成长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商品总额中占主要地位。先一步的东部地区忽视产业调整与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直到今天仍以加工工业如中低档家电、轻工、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产业;整个经济增长仍由农业和其他传统产业支持,缺乏作为增长极和发动机的战略产业,地区工业产业类型趋同现状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违背了我国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初衷。
    5.区域之间分工协作淡化
    “大而全”、“小而全”,盲目追求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程度低,大中小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在专业化比较发达的汽车行业,日本、美国的零部件协作工厂有上万家,而我国的一汽、二汽尚不足200家;工业结构相似性大,相对配套的地区工业体系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地区经济;经济结构趋同导致地区间竞争加剧,地方政府必然会为了保护本地区工业,维护地方利益而对市场进行分割封锁,阻碍地区间专业化
分工协作。

    二、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型

    (一)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一般依据
    1.区域经济活动的要素(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以及不同类型工业生产的各种矿产资源、其他原料、燃料地理位置等)和非自然要素(劳动力、习惯、基础设施、资本、技术、、、文化、经营策略能力、市场交易设施、市场制度等)的区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这种要素分布的地域特点是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它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的:要素分工影响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影响地域产业特点;地域产业特点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2.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劳动的地域分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的结果,是由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所决定的,所以,人们从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市场的区域性分化中获得的经济引力,才是区域分工及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内在根源,这些包括:(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3)规模经济利益。

   (二)合理布局的区域产业结构特征
    1.区域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各地区的产业和产业结构都是建立在自身经济优势和比较利益基础上,建立自身的优势产业(这种产业专业化程度高、规模较大较集中、效益较好),而不是无视区域分工原则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较大,趋同趋势不断弱化,不存在资源大量闲置和严重不足并存的局面。
    2.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增强,横向经济联合得到广泛发展。(1)各区域都重视本地区的优势发挥和跨地区协作,以获得分工效益和协作效益;(2)区域内向性产业与外向性产业协调发展;(3)区域间横向联合蓬勃发展。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区协作区纷纷出现,区域经济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
    3.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区域间基本不存在市场封锁和资源争夺等区域贸易磨擦现象,区域间生产要素和商品交换除受市场和价格因素的影响外,基本不受其他非市场非价格因素的限制与约束。
    4.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尽管各地区经济社会等条件千差万别,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分工深化,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区域市场发育迅速,不断扩大,区域间的封锁和市场分割逐步弱化,全国统一有序的市场逐步形成。

    三、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的条件

    1.合理的价格体系。如果价格体系不合理,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必然不合理,地区无法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进而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恶化资源配置。此外,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导致不同经济结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扭曲,从而引发区域间市场封锁和重复建设。
    2.市场机制及与此相对应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区域产业结构或区域劳动分工,归根到底是资源在区域空间各产业的配置,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置辅助手段。
    3.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一方面中央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约束地方政府的短期化和不规范行为致使在区域经济关系上出现的以“诸候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矛盾与磨擦;另一方面,地方拥有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的责权利,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4.完善的区域产业政策体系。首先,公平、合理、完善的区域产业政策,有利于合理组织区域分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形成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不公平、不合理、不完善的区域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两种可能影响:(1)对所有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国民经济发展严重损失;(2)对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利,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无利,甚至不利,造成区域间同样的努力得不到同样的收益,使区域间利益关系严重扭曲,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区域产业政策即区域布局政策,主要是体现不同地区的发展特性和发展要求,解决各主要产业在各地区的合理配置和组合问题,解决区域结构优化问题。体现地区特的区域产业政策,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以及规模经济等要求。

    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统筹研究和制订地区发展规划,并通过立法形式落实
    国家应加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调控:一是尽快制定各行业合理的经济规模。根据适应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设立必要的进入门槛;二是研究制定主要产业布局要点,并对某些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实行区别对待;三是督促各地区在确定支柱产业时做好充分的论证工作,避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四是审查各地经济结构调整规划及政策,对不符合全国产业布局的予以纠正。
    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努力做到合理分工、各展所长、各有侧重、协调发展。对经济水平较高、资产存量已经较大的东部地区,应将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存量调整上,积极开拓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其方向是跟踪世界先进技术,面向国际市场,推动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把一般加向中西部转移,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需要,东部应将、贸易、保险特别是信息产业(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等放在重要的地位。
    经济水平不高,经济总量较小的地区,则要把结构调整跟总量扩张结合起来,在抓好存量资产较大、能力过剩、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资产重组的同时,可适当扩大增量投入,以改善基础设施,加快资源加工转化。中部和近西部的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进传统产业,加快能源、原料的农业开发,使该地区成为能源、原料和商品粮的主要基地。此外,利用本地区三线建设的技术优势,发展微、光纤、通讯、新型材料、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并在各行业中广泛进行高新技术嫁接。
    远西部则应积极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加强资源的普查和勘探,重点开发国家急需而又是本地区特有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大力发展运输建设,加强与东中部的经济联系;积极利用沿边开放的有利时机,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以中西亚、中东、东欧等地区市场为导向的轻纺、食品工业,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创新区位优势,开拓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二)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构建经济协作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地区分工宏观上要求各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加强地区间经济协作。以地区间经济联系为基础的经济协作,是打破政界线等各种壁垒,消除区际贸易中的矛盾与磨擦、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的重要步骤。经济协作区应着眼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着眼于市场的优化与扩大,使其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区域的独立性、区间的开放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使区域市场在各自的组合过程中,保持经济合理、高效的基本功能。经济区域划分,以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为中心内容,以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为最终目标,注重发挥各区优势及区间互补性,从而打破地区间的分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将出现跨越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连接海内外的共同市场的大经济区,如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沿长江经济带等。

    (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缓解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根本在于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缓解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自动调节机制:第一,加快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体系。价格体系的完善,将使各地区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各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避免各地区经济拥挤在狭窄的发展道路上。第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产存量重组,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功能,进行国有企业存量资产重组,要利用资产证券化操作手段,通过收购兼并等市场行为,促进优胜劣汰,盘活存量资产,使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调整优化企业的规模结构,最终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四)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规范政府的经济组织行为
    1.政资分开,政府尽管代表全体人民拥有国有资产,但不能直接管理,而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机构(它与一般经济、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有明确的划分);而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又与受委托对国有资产进行运营的经济组织分开。
    2.转变政府职能。具体说,政府对区域产业的组织行为应包括以下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防止市场短期行为和盲目性,主要是宏观调控部门制定实施各种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和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行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2)总量平衡及结构平衡功能,避免市场扭曲引出的经济过热、无效供给盲目增加或市场疲软或产业结构失衡等;(3)利益协调功能,利用经济杠杆和经济参数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公正的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联系;(4)秩序维护功能,即将市场经济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化轨道,一方面要创新和改善企业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管理,抓紧制定落实《市场法》、《交易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区域间公平竞争;(5)社会保障功能,减轻由失业、养老、等对地方财政的压力,从而减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

【】:
    [1]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宋海林.产业结构协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3]刘洪.中国工业现状:诊断与建议[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4]周振化,黄复兴.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于洪平,王雅丽.发展经济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饶会林.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李世安.一只看得见的手——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干预[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8]程思危.政府如何管理企业[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
    [9]〔日〕金指基.熊彼特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