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梯度转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朴银哲;金兆怀 时间:2013-02-14
  (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的分工与协作
  这些年,因三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形成了产业之间的梯度。为了使各区域利益最大化,根据各自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空间,三区域要进行合理分工、紧密协作、优势互补,这对各自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就产业定位而言,苏北虽在7个行业中具有优势,但根据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应选择最具有优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重点发展。因此其重点应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源密集型产业上,如农林牧渔业、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业等行业上。苏中在石化医药工业、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主要发展大用水量、大进大出的临港型重化工业以及物流业。苏南在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电器机械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方面有明显优势,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
  2、在三区域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产业梯度进行密切协作,以提高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如苏南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技术力量雄厚,而苏北该行业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将生产基地设在苏北,而研发和营销基地放在苏南,苏南和苏北在这一行业进行分工协作,可进一步提高苏南和苏北的整体竞争力。又如机械工业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虽然苏北具有优势,但上述两行业为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在资金技术方面,苏中比起苏北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可与苏北进行协作生产,以利于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区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适时转移,共谋发展,提高三区域整体产业水平
  根据三区域的产业梯度进行合理、适时的产业转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三区域的产业梯度特征,有利于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比较优势法则将驱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从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 比如,可将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及皮革羽绒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业等在苏南不适合发展或不具有明显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或建材行业,按梯度顺序分阶段转移到苏中或苏北。这一方面有利于苏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苏中与苏北产业水平的提高。在苏中、苏北崛起后,苏南将面临一个产业基础空心化的问题,要继续保持竞争力,苏南必须进行产业的转换、必须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环保产业上要重点实现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尽快融入上海都市圈,真正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五、结论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它根据各子区域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条件优劣,按照统筹协调、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原则,确定各自的产业发展定位与调整方向,通过横向或纵向整合,重新分工布局区域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江苏省作为我国市场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产业区际转移和梯度推进作为一种产业经济现象已初见端倪。但是,尚存在如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等制约产业分工的因素。由此看来,产业转移的关键在于政府,因为能否切实执行统一的产业政策,理顺各区域间的利益博弈,涉及到政府的强制力。各级政府今后在产业区际转移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将直接关系到产业区际转移的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1]戴宏伟 田学斌 陈永国 .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王秉安 陈振华 叶穗山 .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3]郭文轩 郭军 .区域经济协调与竞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4]杨家栋 秦兴方 .区域共同发展及其分类指导[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蔡得久.辽宁产业竞争力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