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茶叶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了平塘县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对促进平塘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茶叶生产;问题;发展时策
贵州省平塘县位于贵州南缘中部,东经106°40′29″-107°26′19″,北纬25°29′55″—26°06′41″之间,全县面积2815.6平方千米,海拔710米。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独特,高山屏寒、盆地保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气候条件。平塘春茶以早收而闻名,素有“闻道金盆玉水好,平塘新茶吐春早”的美誉。清香嫩匀的茶叶。配上古老的牙舟陶茶具,再加以传统独特的茶道泡制工艺,清澈如玉、茗香袭人,这是平塘名荣“玉水毛尖”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茶叶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的文件精神,把茶叶发展列入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茶农的扶持力度,使全县掀起新一轮发展茶产业的高潮。
一、平塘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茶园面积18350亩,是改革开放前的5.4倍以上:其中投产茶园7721.9亩,20年新建成的茶园面积4465.9亩,据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干茶总产量69.38吨,总产值238万元,分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年产量和产值的10倍以上;其中茶商租赁的茶园2500亩,生产干茶32吨,产值收入125万元,分别占全县干茶总产量、产值的46.1%、52.5%,本土企业和茶农经营的茶园面积4721.9亩,干茶产量37.38吨,占全县干茶总产量的53.9%,产值收入113万元,占全县干茶总产值的47.5%。全县还涌现出3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民营企业,20余户种茶的重点大户:还涌现出象克度镇光明村、大塘镇新光村和西关村茶叶的专业村,使广大的农民依托茶产业的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平塘茶叶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茶叶生产和发展一直没有成为规模,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起落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投产茶园规模小,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艺落后,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商在我县茶叶生产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外商所租赁的茶园面积大,而本土企业或大户种茶所占的产量,产值比例小。我县的“玉水毛尖”虽有“贵州春茶第一壶”l的美誉,但茶叶基地规模小,正常投产面积仅600余亩。克度光明茶场虽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但由于资金积累薄弱。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导致茶园建设形不成规模、管理跟上不,加工设备无法更新或配套,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很难开展。品牌效益、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涉茶部门和乡镇在茶产业发展上,认识和重视不够,茶园基地的开垦难以获得项目的有效支撑,“资金捆绑”投入力度不大。
(三)新建茶园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农户发展茶园存在资金和技术上投入上的严重不足。目前只能通过申请国家有关项目资金投入基地开垦。
(四)茶产业发展的考评机制尚未健全,导致部门和乡镇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措施不力。
(五)县茶办人员编制尚未得到落实,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力量薄弱,远远满足不了我县茶产业发展对农业技术力量的需求。
(六)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生产环境较差,不论是外地茶商还是本地企业在茶叶加工的环节中,有的还是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简陋的加工环境条件更谈不上Qs认证和有机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