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经营战略构想:基于SWOT的分析
(5)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发展机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旅游者日益注重在旅游活动中积累文化知识,追求文化享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地。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2003年,山东省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六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生态省”的建设必然为山东省旅游发展奠定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优势。世界会展中心逐步向亚洲转移,有关国外专家预测21世纪的前二、三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展览中心。济南现有两处大型展馆——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和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济南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顺应潮流加快会展旅游的发展。
4.威胁(Threats)
(1)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系统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制约着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城市经营做法还不成熟,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
(2)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山东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多年来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一直居全国前列,但是人均指标相对落后,表明山东还不是“经济强省”。城市化率还不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相比差距更大。
(3)在长三角和京津唐的南北夹击下,山东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面对全球制造中心东移的好机会。如果不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好的软环境,就必定会被边缘化,处于劣势地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差距显著。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无可取代。同样,广州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领先于珠三角其它城市。产业发展、奥运契机使青岛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济南却没有形成显著的影响力优势。
(4)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科教中心、商贸中心、交通中心等多项职能,给济南老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利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5)山东旅游发展面临“南北夹击”的挑战。临近山东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旅游外汇总收入远大于山东省,而且,江苏、浙江两省增长速度也大于山东省。国际饭店、旅行社集团从沿海开放城市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的网络化布局,对山东省旅游业产生极大的冲击。
二、济南市城市经营发展战略
1.优势机会策略(S.O)
搞好省会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进行制度创新。在不改变现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成立跨地区的省会城市圈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对城市圈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适当的统一配置。山东半岛实施以日韩为方向,青岛为门户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济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省会城市功效,实现济南跨越式发展。
2.劣势机会策略(W.O)
加速济南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把济南市建设成全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科研和生产基地。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步伐,把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软件基地,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第二产业。
“国际信博会”“国际茶博会”等国内外影响力的博览会的召开,现代化的会展基础设施和展馆,中国唯一的家电类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师范工程——济南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的启动,充分整合其效用,努力把济南建设成为山东省的会展中心和物流中心。
加强政府旅游主导力度,完善旅游服务系统,做好旅游开发的招商引资工作,采取有效的形象宣传,以文化内涵挖潜制胜,建设节水型城市,开发泉景,开发泉俗、芙蓉街老字号,重现古香古色的古城风貌,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风韵。
3.优势挑战策略(S.T)
发挥文化优势充分依靠文化产业,学习韩国的影视、服饰、美容,学习日本的动漫,借鉴法国的传统与时尚融合文化。通过山东文化人才中心的优势,发展知识型、创新型、高科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型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新型高附加值知识型龙头城市。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把济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全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泰安的泰山、曲阜的三孔等,发展为山东大文化旅游。
4.劣势挑战策略(W.T)
济南城市骨架的空间布局应以东西方向发展为主。按照美学原则,以深圳、大连、上海浦东等为榜样,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成为具有一定风格和艺术价值的点线面协调美的景观整体。建设具有较高景观价值的景点、建筑,同时精心保护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