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5、社会文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的时候,社会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产品需求快速增加。目前,全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5.8%、43%。湖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4.9%、48.6%。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已降至35.8%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3.6%以下。由此可见,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着有需求、有市场的良好机遇。
三、对策措施
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充分发挥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1、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促进集约化生产。借“三网融合”之力,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把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运用高新科技创造时代艺术精品,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利用互联网,推介长株潭的影视文化、出版文化、报业文化、动漫文化和演艺文化,鼓励文化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
2、创办各类培训学校,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要充分利用科技和教育优势,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学院,办好艺术、设计和媒体等专业,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相互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合作,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复合型的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可借鉴一些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注重培育创意能力,孵化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
3、依托大中小企业协作,延伸产业链。以大企业为重点,促进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高端提升,提升企业群体集聚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的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大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将文化项目、文化企业与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同等对待。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产业集团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重组与兼并的“聚变”方式,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集团。通过企业改制、资本嫁接、品牌打造等“质变”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竞争力。引导并扶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实现文化产业链延伸形式的突破。以优惠政策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引导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主动配套文化大企业,形成大中小文化企业专业协作的格局。
4、依托三张“文化名片”,引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形成集群化的产业优势,关键是要把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在国外,比如英国政府文化管理主要通过中介机构来进行,不采取直接资助文化机构和活动。而韩国政府则制定全国性的文化发展战略,设立专要资源的制度供给和利益分配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有利于改变当前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居住者待遇不公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前提步入工业化的门槛,更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以工哺农”阶段。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远目标,需依靠国内市场的扩大,提升内需,尤其是提高8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激发他们的消费能力。
2、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合理调整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是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
3、科学规划支农资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年来,通过税费负担、价格“剪刀差”、存贷差等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掠夺农业发展资金,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单纯的税费减免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只有大力扶持、科学扶持农业生产,解决其资金瓶颈约束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渠道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学规划各项支农资金政策,二是支农资金的项目规划和扶持。
4、合理开发和使用劳动力资源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提高“三农”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还是要靠8亿农民自身的发展,要靠提高青壮年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意义
产业结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由于生产对于消费、分配、交换和生产关系对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尤其产业作为生产的载体。因此,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城乡产业结构分析
从城市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城市产业结构大部分以第二产业为主,大部分处于工业化阶段,个别大城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三类产业之间、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基础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
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表:1978-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数据来源:197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30多年来,第一产业产值一直上升速度缓慢;2003年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上升较快,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亦不合理。
2、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要消除城乡劳动力、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必须调整三类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只有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合理调整产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提高“三农”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