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要通过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扩大宣传、农业产品结构调整、观赏景点建设、科学研究、调整牡丹结构品种等方面提出了洛阳牡丹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观赏牡丹;优势与劣势;发展对策;河南洛阳
牡丹在洛阳的栽培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其作为古都洛阳的象征,早已闻名遐迩。许多有关牡丹的传说与吟咏牡丹的诗文,为洛阳市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新的时代,洛阳人民对牡丹的热爱更加浓烈,1982年9月12日,经洛阳市人大会议通过,牡丹当选为洛阳市花,同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发展经济、振兴洛阳”,牡丹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展示洛阳、宣传洛阳、发展洛阳的重要使者。自1982年至今,在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已经成功举办了27届牡丹花会,有效地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加快了洛阳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全市人民真正享受到了牡丹带来的自豪与实惠,牡丹对于洛阳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牡丹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不仅是洛阳人的至爱,国人也对之喜爱有加。在1991年、1994年“国花”评选中,牡丹一举夺得魁首,成为候选国花之一,也成为极具潜力的商品资源、旅游资源。
然而,洛阳市每年花会来客总量却呈现出整体下滑趋势。原因包括多方面,如:人们旅游趣味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竞争瓜分加剧等,在寻找外因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洛阳观赏牡丹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洛阳市实际情况的观赏牡丹发展的战略。
1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1优势
1.1.1科研机构健全。洛阳市有从事牡丹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洛阳市牡丹研究院,且中国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基因库设立于此。这是洛阳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机构围绕牡丹,开展了包括引种育种、无土栽培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1.1.2牡丹品种多。洛阳市现有红、粉、白、紫、蓝、黄、黑、绿、复色等九大色系牡丹品种600多个,包括传统品种118个,新育品种125个,国内交流品种276个,国外牡丹品种103个以及野生牡丹种质资源6个,是目前国内外牡丹品种比较丰富的城市之一。
1.2劣势
1.2.1牡丹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洛阳市牡丹生产未能形成规模,尚不能实现自给,每年需从外地大量购入才能满足栽种需求。这样不仅流失了资金,而且其成活率与生长势明显不如本地种苗。在生产规模不足的前提下,牡丹的产业化、商品化无从谈起。每年仅有少量的牡丹种苗出口、牡丹催花外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与洛阳市牡丹在国内外的声誉是极不相称的,据调查表明,每年有大量的牡丹订单发往洛阳市,牡丹作为洛阳市的特色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生产不足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牡丹的市场前景预测不明,信心不足;二是牡丹产业扶持政策未能深入人心[1-2]。
1.2.2牡丹管理粗放,观赏品质降低。牡丹是一种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严格的花卉。但在观赏牡丹的管理上,洛阳市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不及时、不全面,致使牡丹观赏品质下降,花朵不大,花色不艳,枝叶不旺。特别是对一些株龄较大(约20~60年)的牡丹,不能实施特殊养护,造成其长势衰弱直至枯死。其原因主要是职工养护技术水平低、管理投入资金不足等。
1.2.3科研技术手段落后,创新成果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牡丹的深层次发展需要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支持。但洛阳的牡丹科研明显显露出技术落后的迹象。主要表现为:在技术人才和技术设备的引进和使用上,投入不足;在科研成果上,缺乏创新。例如在基因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洛阳牡丹引种育种工作尚未尝试利用此方法;名贵稀有品种繁殖系数低、牡丹的组织培养、晚开品种等与生产、观赏直接相关的技术难题不能解决;洛阳牡丹的花朵色彩、枝叶长势等观赏品质明显不如国外引进品种,不能充分体现其花大色艳、雍容富贵的气质。
1.2.4科研与生产脱节,推广应用程度低。目前,洛阳市牡丹科研成果已有很多项,但就其应用价值、成熟程度来说,能够且值得推广的科研成果又屈指可数。这说明科研解决生产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好的成果得不到应用,例如:牡丹无土基质盆栽技术解决了盆栽牡丹的出口限制问题,但目前得不到推广应用;牡丹的反季节催花技术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等。
1.2.5造景方面缺乏特色。牡丹花会是以牡丹为重点观赏对象的人文活动,如何在众多的植物材料中突出牡丹的丰采是一个值得规划设计师们认真探索的课题。目前,洛阳市牡丹造景缺乏形式和意境上的创新。
1.2.6观赏面积小,品种结构不合理。洛阳市牡丹观赏景点主要有市区各大公园、洛阳牡丹园、国家牡丹园及中国国花园,观赏面积小。街道虽有部分栽植,但因多为线性栽植,观赏效果不明显。根据对洛阳市各大公园观赏牡丹花期、花色的统计,早开品种占7.9%,中开品种占85%,晚开品种占7.05%,中开品种居多;花色中,复色占1.6%,黄色占0.8%,红色占74.7%,粉色占13.9%,白色占2.2%,紫色占3.9%,蓝色占1.4%,黑色占1.3%,绿色占0.3%,即总体偏重于红、粉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