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四)成都创意产业的发展概述。
2006年,成都市政府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数字娱乐业作为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措施。在《2007年成都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抓紧建设国家级的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传媒集团快速发展,尽快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大型文化企业,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2007年成为了成都的“创意文化年”,成都创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至2008年,成都市创意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595.6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4%,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已超过全市经济增速。
2009年底《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O9—2012)》将近期目标定为将成都在3年内打造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
从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09年底《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成都市各级政府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力度逐渐加大。在《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中推出加强统筹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产业政策、培养引进人才、完善统计体系、编制专项规划等7大保障措施,优化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为成都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创造了条件。
二、成都创意产业的困境与问题。
虽然当前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创意产业园区也呈现一片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阻碍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并及时解决,将决定着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前途。
(一)缺乏创意氛围,市场需求不成熟。
创意经济属于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是创新和研发领域中的一种经济类型,因此,同其他所有创新性产业一样,其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优良的创意氛围。
成都家具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新都、崇州等为主产区的家具产业集群,年产值近300亿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家具生产基地。成都拥有2000多个本地家具品牌,但大多数成都人在购买家具时不会关注“成都造”的品牌,因为与沿海地区相比,成都家具在技术创新、艺术设计、产品研发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成都的家具业设计互相抄袭,产品多拷贝香港和欧美,或左抄右改,重制造轻设计的风气经久不散。2009年掌上明珠“质量门”事件让企业终于认识到了产品研发和设计的重要,2009年末掌上明珠以数十万年薪聘请设计总监并吸引了数千名专业人才求职。目前,成都的家具行业已经意识到了家具行业未来应该重视创新、研发,应用创意、用文化去增加家具行业的附加值。
据统计,目前成都几万家工业企业中,只有三家工业设计公司,十几个设计人员,还年年亏损。许多工业企业创新意识淡薄、设计能力较弱,以模仿改良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亦不重视创意设计,忽略了创意设计带来产品的高附加值。
创意源于需求,当前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不成熟,制造业、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创意需求,这就抑制了创意的源泉。因此需要政府、媒体加以引导,引导制造产业的创意需求,鼓励制造产业与创意设计对接,让创意设计真正的成果化、产业化,而不再是“曲高和寡”,让创意产业在优良的创意氛围尽快地茁壮成长。
(二)缺乏个性、特色,创意产业严重同质化。
当前成都的动漫游戏发展迅猛,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成都有游戏动漫开发、营运和专业人才培养等企业21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约3万人。2009年成都数字游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占国内产业总量超过10%,同比增长120%,为成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利的经济环境优势。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成都的动漫企业虽然数量多,从业人员也多,但由于缺乏原创,大量模仿日本,照搬、抄袭现象严重,产量急剧提高,但创造不了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多是在为别人加工,作为世界动漫“加工厂”,与欧美日韩的动漫游戏设计相比,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如何在创意产业中凸显成都的个性,结合成都的城市特色,形成品牌,以个性的原创,形成自身的产业链和规模效益,是当前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一个障碍。
(三)创意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行业间协调配合的平台。
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成都也对创意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购买天府软件园办公用房按基准价出让,整层购买优惠5%,整栋购买优惠10%,租用天府软件园办公用房享受房租补贴。”“入驻天府软件园的软件企业,免费使用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免费获得基础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此外,软件企业出口除享受国家的外贸出口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高新区的出口补贴政策。并且对相关申报项目有无偿资助或者贷款贴息,对高级人才的引进也有专门的奖励办法。
这些优惠政策也起到了不少作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为载体的数字游戏动漫产业集中发展区。但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例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较弱,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等。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创意一经公开后就可能成为人们轻易地复制、抄袭的对象,原创者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保护,创意产业也就丧失其蓬勃的生命力。
同时,创意产业种类繁多,与众多的行业之间联系错综复杂,产业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对各行各业的渗透越来越深,如果不同行业的主管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就不利于创意产业的资源整合,无法形成完善的创意产业链,无法带动周边产品开发。而当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虽然对创意产业不同行业及不同类型的创意作品或产品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法律上不够完善,不够合理,未能够根据创意产业链分别制定创造、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政策体系,缺乏知识产权研发、转让的政策体系,缺乏知识产权交易的商务平台,导致创意产业的发展步入瓶颈。
(四)创意领军人才稀缺,结构不平衡,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