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呈现的主要特点:服务业主体结构改变较慢,结构能级提升缓慢。从内部结构看,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服务业发展滞后。在服务业内部,以2009年苏州为例,各行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度依次为: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27.67%)、金融保险业(15.93%)、房地产业(12.6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1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6.07%)、教育(5.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6%)、交通运输仓储业(5.05%)、住宿餐饮业(4.8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8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2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9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85%)。新兴服务业的贡献份额总体规模小、比重偏低,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服务业结构。苏州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特别是批发零售餐饮业比重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还不够发达。房地产业比重偏大。2009年,房地产投资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超过50%。房地产业超常规发展、现代服务业投资规模偏小将会大大削弱苏州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相对优势。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策略建议
1、在优化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发展“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并重,注重提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继续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在“两轴三带”上谋发展。以沪宁交通线东西发展轴和苏嘉杭高速公路南北发展轴,作为苏州未来经济集聚成长的中枢系统,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沿长江岸线着重发展基础产业和物流业,沿太湖主要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绿色产业,沿沪浙地区要发展成为苏州承接上海辐射、吸纳外来资本的前沿阵地。
2、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在现代服务业上求突破。一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城市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工业园区CBD、高新区科技城、太仓港、花桥国际商务城、软件园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植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等新兴服务业,提升发展旅游、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突出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重点企业、大型产品交易市场、服务业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等“五个一批”,努力提升苏州服务业规模水平。三是调整优化先进制造业,重点在高新技术上求突破。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汽车及零配件等支柱产业,培育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结构。大力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本土企业所占份额进一步增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3、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跨越计划,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上有更大突破。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按照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推动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商贸、旅游、商务服务业、房地产等服务业专项发展计划的全面实施。继续加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力度。有效利用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业资本转移的契机,重点加大对服务外包、研发设计、金融保险、仓储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和创新、创意文化产业,高端商用房产等生活消费型服务业引资力度。推动商贸中心区的加快发展。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园区金鸡湖东商贸核心区、古城商圈(观前、南门、石路商圈),加快提高中心城乡商贸首位度。大力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区域性总部,提升苏州在经济国际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加快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在提升文化影响力上有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