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业已经成为服务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在国际上,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大都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召开国际性会议的数量和规模,会展业已经日趋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近年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举办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展会约30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会议则数以万计,会展业创造的直接收入近4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通信、购物等相关产业经济收入近400亿元。会展业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可观经济规模的行业,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会展产业带初步形成。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成都、昆明、南宁为支撑的西南会展产业带也正在形成,我国会展业已经进入空前繁荣期。
目前会展产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的新型产业,并享有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力带动和对打造、经营城市品牌具有巨大作用,会展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如财富和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就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世博会对于上海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上海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通过世博会的举办,推动上海建设成为、乃至亚太地区的会展中心之一,将进一步激发上海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推进与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二、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1990年,上海一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2000年,上海会展猛增至270个,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而2003年,上海会展业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2004年上海国际性展览会已经达到284个,展览面积总量超过300万平方米,其中超过5万平方米的项目达到10个。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申办成功,更使上海会展业吸引了全球的眼光,国际著名展览公司纷纷进入上海,世界一流展览公司已先后在上海举办了200场展览会,其中50多个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国际展事。
截至2003年5月,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的包含有“会展”、“展示”或“展销”等经营范围的公司已达到7600多家。其中,以会展活动为主业的公司为480家,约占全市会展营业额的90%。但真正具有经营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只有154家,经行业协会协调和政府批准的占会展总额的70%~80%。作为市场主体的展馆、展览公司体制已呈多元化,已拥有国营、股份制、民营和中外合资等不同性质的大批专业展览公司,基本形成国营、中外合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上海市的展览规模迅速扩大、会展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展览秩序不断规范,说明上海会展经济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上海会展经济带来新的动力。
然而,上海离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城市还有不少的差距,在国际会议协会(ICCA)按国际会议数量排名的城市序位中只列第86位,得到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展会只有4.5个。目前上海在管理体制、展会规模和设施以及常年展示中心等方面,与国际展览业相比还存在差距,行业自律机制和规范也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各个展馆展览面积不够大,而且布局分散。同时缺乏先进管理手段,缺少与国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会展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跟不上。上海目前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在数量上相当于德国一年的举办次数,但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差距较大。上海会展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一些低层次的、单一的和低技术含量的会展服务供给过剩,高层次的和高技术含量的会展服务供给不足。会展信息化技术、展馆设施配套和展示技术、运输、管理技术水平低。特别是会展专业人才非常少,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制约了上海会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上海会展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三、上海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1.规划,形成上海会展业的合理布局。近期上海会展旅游“十一五”行动计划规划上海的会展空间布局将走出主城区,向周边的度假旅游地延伸,将注重会展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功能配套,重点打造淀山湖、佘山、崇明岛和横沙岛四会展度假区。将在市中心形成六大会展旅游服务积聚区:浦东集聚区以国际会议中心和邻近的金茂恺悦、香格里拉形成的会议集聚区和以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中心形成的展览集聚区,将成为上海在国际上争办、招徕大型会议的主要区域;浦西虹桥开发区集聚区世贸商城和国际展览中心以及两家五星饭店(喜来登豪达太平洋大饭店和扬子江万丽大酒店)、两家四星饭店(虹桥宾馆与银河宾馆)及周围的商业设施;上海展览中心集聚区展览中心及周围的一批五星级饭店(波特曼丽嘉酒店、锦昌文华大酒店、静安希尔顿、花园饭店、锦江饭店等);南京西路、北京西路、延安中路商圈;光大会展中心作为辅助性的集聚区;外滩至南京路一带是饭店与商业集中的区域,也是浦东会展部分人员住在浦西的首选区域,作为又一个辅助性的集聚区。预计至2010年,上海国际展览达到每年500个,国际会议每年达到1000个,将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会展旅游城市之一。
2.制定统一的会展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应在《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基础上,由政府、参展企业、会展企业共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就会展立项审核、业务指导、情况汇总、资料统计、业务培训等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并逐步建立全市会展业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以及相应的展会准入资质评定标准、评估机制、展会动态跟踪体系,确保会展业向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针对在一定场所及一定的时期内举办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实行商业运作的论坛讲座、经贸招商洽谈会、科学技术推介会、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展示会、订货会、演艺、文化竞技赛事和重大庆典、节庆等会展活动的管理,由政府会展管理机构负责本市会展活动的统一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以信息化推动会展业发展;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政府政策的推动,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会展业的资金“瓶颈”问题。会展业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行业自律”的发展模式,建立“政府牵头、全社会参与、各方联动”运行机制,促进会展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上海会展业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和谐、规范的发展环境。
3.整合会展资源,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引进外资能够有效提高上海会展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要提高上海会展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会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缓解会展经济资金紧张的问题,就要积极引进外资,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展览关系网,积极加入IAEM(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和UFI(全球展览协会)世界展览机构,加快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要积极与国际会展协会开展会议设施和人员培训的合作,通过与国际知名的会展公司或会展研究机构共同培训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通过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来获取前沿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多层次的会展人才,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一些国外会展企业的进入有利于上海会展企业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上海会展企业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与世界大公司的同台较量中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运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组织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向规范和现代化会展企业靠拢。此外,上海会展业还应导入国际化运作思路,加大会展的国外宣传力度,利用上海的旅游优势,吸引国外厂商和观众,提升上海会展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4.加强人才培训,构筑会展业人才高地。目前上海会展业的从业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大都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从而严重制约着会展业务的开展及会展的组织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上海会展业的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会展组织者来说,既要掌握熟练的外语,又要掌握如公关、广告、策划、礼仪、谈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上展览成为会展业的新亮点,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展示产品,交流信息,洽谈贸易,开展商务。作为一种虚拟展览,网上展览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上海也必须紧跟世界会展业发展的潮流,大力开展网上展览,而这一切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实施以下举措:(1)在高等院校开设有关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会展人才;(2)组织专门培训,提高会展组织人员的外语水平和经营管理技能;(3)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提高会展人员的业务水平。如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介绍会展组织、设计、建造及运输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会展人员的组织及管理水平;(4)建立会展业的职业资格等级制,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不同层次的会展人员的水平。继续推行助理会展师、会展师、注册会展师、高级会展师四个等级的岗位资格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会展岗位资格证书”,其个人信息将纳入紧缺人才数据库。
5.会展公司集团化,打造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上海会展业“航母”。会展业的激烈竞争体现为会展公司在资金、人力资源、国际等方面全方位竞争。大型会展公司凭借自身优势,通过兼并收购中小整合会展业,会展公司呈规模化、集团化趋势。上海目前有很多小型会展公司,往往依附于政府办展,而有独立办展能力的公司很少,即使独立办展,也要拉上政府作为后盾。在这些公司承接的展览中,展会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名牌展会。这样的企业,不具备和世界上集团化的会展公司竞争的能力,所以应该将会展公司做大做强,做成集团化和品牌化的公司,举办品牌化的会展。要提高上海会展业的竞争力,联营与并购、强强联手将成为上海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只有打造多艘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会展业“航母”,塑造企业品牌,才能使上海会展业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会展业的集团化发展可以优化会展产业结构,促进上海会展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而提高全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发展会展业走国际化道路的建议并非全盘照搬,主要向国外先进展会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包括思路、做法、流程和服务,使上海会展冲出多而不精、大而无名的瓶颈,这是上海会展业走国际化道路的惟一捷径和最终目的。
6.大力发展名牌会展,努力提高上海会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业的兴旺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需要名牌。一个品牌化的展览会则是会展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有的会展公司都已认识到创造品牌化展览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个展会必须创出品牌,一届一届办下去才可能盈利。因此,成功的展会需要有鲜明的特点和长远的规划。每个展览会的举办计划都是由组织者与参展商、参观者、各个联合会、协会等密切协商后制定出来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进行调整。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积极争取国外著名的展览公司来开展会展业务,组织到国外举办展览活动或为参展商参加国际展览提供便利,通过合展、合资等形式积极组织国内外展览公司联合办展,提高办展水平。会展内容应专门化,因为国外绝大部分展会都是专业展会,专业展会的优势就是观众绝大部分都是专业观众,参展商与专业观众之间互为目标,二者之间可以交流与互动,所以上海会展的重心也应当向专业化转移,既可以吸引专业内厂商的注意力,又容易形成规模效益,增加主办者的收益。上海会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要吸引海内外广大客商参展、观展,努力扩大交易规模,要进行合理的定位,要结合上海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及特点,确定办展内容,使会展富有特色,创名牌会展,不搞恶性竞争,不断增强上海会展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同国外发达的会展业展开有效竞争。
上一篇: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规制分析
下一篇:浅析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