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轨迹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论文关键词】住房保障;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
住房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拥有一个环境良好、适宜于人的住所是所有居民的基本人权。而住房同时又是一种特殊商品,价值量大,使用期长、短期内需求大幅增加而供给难以及时跟进,决定了住房很容易成为投资品。生活必需品要求价格的稳定性和投资品价格的波动性之间的矛盾,是房地产市场最基本的矛盾。政府有必要实施住房保障政策,保障全体居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一、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的变革回顾
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从探索到正式实施有一个发展变革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
1.1980~1988年试点阶段
1980年4月揭开了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邓小平指出:“建设住宅可以公私合营,可以民建公助,也可以私人自己建房。”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城镇住宅建设由国家单一投资的体制被打破,开始出现多渠道、多形式的住宅建设投资体制,1986年起的10年间各种类型的住宅合作社曾发展到5000多个。住宅合作社是组织职工集资合作建房的主要载体,它组织的合作建房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个人投资为主、群众监督、民主管理、以需定建、减少中间费用等鲜明特征。
2.1988~1994年推进改革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住房保障的一些过渡形式。具体包括兴建解困房(政府对其建设和销售给予政策优惠,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努力降低成本造价,最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特困户,差额部分由政府或单位予以补贴)、危陋房屋改造(由政府牵头,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招商引资、洽谈合作等方式展开改造)、分期付款或申请贷款。与此同时,我国全面推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以个人融资为基础的住房资金来源。
3.1994~1998年深化改革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安居工程。安居工程是国家为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相结合,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建成的住宅按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出售,实行物业管理模式。
4.1998~2003年为分配货币化阶段
(1)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经济适用房是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以保本微利原则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普通住宅。它与安居工程一样,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并享受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3%的微利价格出售,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1998年安居工程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并轨。
(2)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的供应对象是最低收入家庭,从解决最困难的家庭入手,一般限定在民政部门确定的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和城镇优抚对象家庭。
5.2003~2007年调控阶段
(1)规范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由过去的面向城镇广大中低收入家庭调整为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明确经济适用房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供应对象要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
(2)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政策:明确了可以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廉租住房供应对象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核查,依法处罚;明确了廉租住房保障面积的量化标准原则,并提出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确定了以发放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保障方式。
6.2007年以来加快发展
这一阶段最突出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廉租房的建设规模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扩大、积极探索针对城市居民“夹心层”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公共租赁住房制度,2010年3月北京市已正式宣布要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这样从政策上基本形成了一套愈加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即廉租房解决“住房难”、经济适用房解决“买房难”、公租房解决住房难与买房难之间的“住房夹心层”、限价房解决经济适用房与普通商品房之间的“买房夹心层”。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保障性住房供应将是多种保障方式并存,包括公共租赁房(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发放租金补贴、旧城危房改造以及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等多重手段和目标相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大面积改善后,保障性住房短缺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