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出口退税率连续上调。2008年7月31日,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也是我国自2006年推出下调企业出口税率外贸政策以来首次回调。时隔两个月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了从2008年11月1日起,国家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的出口退税回调也再次惠及了纺织服装行业。具体来看,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由13% 提高到14%,上调了1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表明政府对产业形势进行了周密调研。通过财税和贸易政策的局部性调整,目的在于实现全局性的平衡。虽然只是两个百分点的幅度,但这已实属不易,它体现的是国家对产业进行积极扶持的姿态。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决定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这是自2008年以来,第三次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虽然,国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广大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上调确实不是治本的方法,一味依赖退税率上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在这个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抓住退税率上调的利好政策,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或许才能让企业固本培元,实现可持续发展。
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举措涉及到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将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讲,会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表面来看,纺织服装行业直接受惠于十项扩大内需措施的幅度可能并不大。但是在十项措施中,明确提出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从长远来看,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却极有可能对纺织服装的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的服装产业分布格局。对于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而言,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滞后,都会让企业遭到致命打击,其中关键在于这些环节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同时,十项措施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将使农民直接受益。现在中国还有9亿人在农村,他们是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市场的开发还不是很充分,农村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挖掘。因此,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开拓,这将使这块“真空”市场变得极具潜力。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算得上是十项措施中的亮点,也算得上是十项措施对行业最大的帮助。长久以来,银行就认为纺织服装行业盈利空间小,对行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兴趣不大,甚至持“排斥”态度。这就直接导致中小企业陷入正常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哪还谈得上发展壮大?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说:“目前我国有很多服装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处在关门或倒闭的境地,这对整个服装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资金信贷问题关乎着企业生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十项措施中的相关措施“对中小型密集型的服装行业来说,实属阳光灿烂。”
促进轻纺业发展六项措施。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简称“国六条”。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轻纺项目,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缓解成本压力;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清理和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轻纺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等。在继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务院又研究部署了促进轻纺业发展的六项措施。如此高密度扶持举措的发布,实为少见。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出手”快和准,也充分体现其大力扶持纺织服装等重要民生行业态度坚决。纺织服装行业中许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此次“国六条”指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融资保证。同时,这也将极大增强中小企业参与自救的信心。 2009年2月4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纺织振兴规划得以出台。此次会议再一次提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二)展望行业情况
2009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形势依然严峻。但国家采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将积极带动国内需求的稳步增长,恢复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利于纺织行业保持基本稳定。
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2008年下半年,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在2009年逐渐显现。四万亿投资项目的相继实施,将有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与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品、家纺制品的需求前景将逐步好转;上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台帐实转等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困难局面;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2008年9月开始连续降息以及取消各项不合理的收费,将缓解纺织企业资金周转上的压力,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将有利于纺织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
内需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居民和农民收入难以保持持续增长。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销市场,衣着的基本消费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仍较大,国家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也有利于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尽管人们在收入预期压力加大的时候,对服装等消费品的选择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看,2009年纺织品服装内需尚可保持增长,但是增速会有所下降。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的边缘,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世界银行、IMF等组织根据各国持续恶化的经济指标不断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IMF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最新预测为2.2%,世界银行的预测为1%。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将持续,2008年秋季广交会上纺织品服装出口交易定单大幅减少,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而言,形势不容乐观。另外,支撑我国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欧洲(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90%),但欧洲经济已出现衰退迹象,2009年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也将明显回落。综合以上因素,2009年纺织工业生产、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行业利润预计依旧是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