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整体科技水平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但是就低碳技术而言,我国的技术还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低碳技术和设备才刚刚起步,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同时在这些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能源消费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单位GDP耗能强度高(如表4)。中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耗能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铁、水泥、纸板的单位综合耗能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0倍左右,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2.40倍、4.60倍、8倍和0.30倍(图1)。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关键技术还得依靠自主研发,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生态农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以石油原料为主的传统农业从总体上还没有改变。工业生产中单位生产总值能源资源消耗比还远远大于世界发达国家。同时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产能相对落后的工艺技术水平造成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
  4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低碳排放量的环保产业。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准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力度的调整我们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同时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加快IT产业的发展,加大它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家政、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效率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人口的数量,使我国传统的产业在短时间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其结构和比例。所以我国必须切实研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单位净产值的耗能,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比如我国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4.3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对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化肥农药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负面作用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因此,从农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发展低碳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走低碳农业化道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如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使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使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代替化学农药,使用可降解的农用薄膜代替不可降解的农用薄膜;推广立体农业种植模式和节能节水农业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如进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 4调整农业结构和比例
  这就要求在农业中,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的结构和比例,特别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增加森林草地碳汇功能。适当的缩减种植业规模扩大林草业,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继续实施。研究表明,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0~7.10亿吨碳。在养殖方面,加大发展循环水养殖、生态养殖和贝藻类养殖,减少水资源消耗。 5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