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上升,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996年销售面积的近10倍,达到773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量从1996年的6898万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70136万平方米,增长了10倍。2007年商品房销售额接近3万亿元,为1996年商品房销售额的21倍。近年商品房屋销售情况见表7。
房价大幅攀升。1997—2007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187元。2004年、2005年全国商品房平均房价大幅攀升,1年增长400元/平方米左右。商品房价格从1997年到2005年增长了1171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增长了809元/平方米,占69%。2007年较2006年增长了497元/平方米,占1997年以来商品房价格增长的27%。商品房价上涨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包括土地价格上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新建住宅品质提升、中低位商品住房供应比重下降、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拉动、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等。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三十年,属于新兴起的产业,存在较高的利润,同时宏观调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推动了价格增长。由于我国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造成房地产进入壁垒和房地产产品完全差别的内在特性导致房地产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形成垄断竞争市场;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房地产产品的差别性,加强了房地产商的市场力量,提高了他们进行垄断定价的能力,进行产品定价时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而攫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全国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见表8。
2.3 开发方面
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7年的44985万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236318万平方米,增加了19133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房屋建筑面积见表9。
2.4 区域发展
东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城市相比中西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资金相对宽裕,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这些优势使得东部的房地产业在起步阶段就走在中西部房地产业的前面。2007年施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5.6%,竣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4.3%,均占有一半以上比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和竞争加剧,一些房地产商投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投资的最优区域发生变化。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正在享受着高速增长的回报。2007年全国分地区房地产业情况对比见表10。
3 结 论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热度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本文总结出房地产业有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带动性影响经济增长、改善人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等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房地产投资的总体规模逐年增大;信贷比重有所降低,但对银行的依赖度依然过高;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上升;房价大幅攀升;开发规模快速增长;东部、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通过本文可有助于对我国房地产业现状进行了解,也有助于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科学分析,本文总结出的数据可以供以上分析研究做参考。
参考文献:
[1]向为民.中国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的量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9):114-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王重润,崔玉平.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107-108.
[5]魏润卿.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支柱产业地位的考究[J].学术探索,2008(2):56-61.
[6]周辉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7):124-129.
[7]施燕.基于SHTO理论对东西部房产发展水平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131-134.?
上一篇:房价变动优化分析
下一篇:分析电视访谈节目在我国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