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摘 要]本文在系统分析了我国钢铁制品(HS编码为73)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从多个视角对我国及世界钢铁强国钢铁制品的国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制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但出口结构不尽合理,需要依靠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出口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钢铁制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1 引 言
面对知识经济以及技术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钢铁产业,因为它是国家工业化的支柱,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钢铁工业发展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钢铁工业更是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世界之林,至今已连续十年稳坐世界头号产钢大国的交椅,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预期成长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作为钢铁工业的产?物——?钢铁制品(HS编码为73)无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中国钢铁工业自身的发展来看,虽然早已跻身世界产钢大国之列,按其结构和内涵还不能称为产钢强国,与其他产钢大国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在钢铁制品进出口贸易中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另外,中国加入WTO后,必然会遇到其他钢铁制品强的挑战,我国钢铁制品工业除了坚持在对外开放中迎接挑战、自我完善和提高外,别无选择。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2 我国钢铁制品出口的现状
2.1 出口规模
2000—2009年,我国钢铁制品的出口额由54.78亿美元增长到337.81亿美元,增加了283.03亿美元,除2009年出口额比上年度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出口额均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出口增幅较大,增长率都超过了30%,特别是2004年的出口增长率高达45.51%。净出口都为贸易顺差,顺差额由2000年的37.88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48.6亿美元,增加了210.72亿美元,整体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2008年的贸易顺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378.71亿美元。出口增长率从2004年开始下滑,在2009年达到历史最低-30.23%。
2.2 出口品种结构
从出口品种来看,无缝钢管(7304)、钢铁结构体(7308)、餐桌厨房等家用钢铁器具(7323)、钢铁制的螺钉螺栓(7318)、钢铁管子附件(7307)和非电热的钢铁制家用炉灶等(7321)出口较多。2000—2009年,钢铁结构体的出口额和比重逐年增长,2006年开始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钢铁制品;无缝钢管的出口额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出口比重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自2007年开始成为我国第二大出口钢铁制品;餐桌厨房等家用钢铁器具、钢铁制的螺钉螺栓、钢铁管子附件和非电热的钢铁制家用炉灶等这四大类产品的出口额同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出口比重也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态势。2009年,这六类产品在我国钢铁制品出口中占比为63.86%。
2.3 出口市场分布结构
我国钢铁制品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东盟、东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出口很少。2000—2009年,美国一直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制品出口国,出口额由15.15亿美元增长到53.43亿美元,特别是2008年的出口额高达107.32亿美元。2008年至今,韩国超过了日本,成为我国第二大钢铁制品出口国。此外,中国香港、日本也经常出现在我国钢铁制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
3 我国钢铁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3.1 显示性比较分析
显示性比较分析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即RCA。若RCA大于 2.5,表明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若RCA为 1.25~2.5,表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若果RCA为0.8~1.25,表明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优势;若RCA小于 0.8,则不具有比较优势。从表1看,中国钢铁制品的竞争力最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29,平均值为1.54,在2008年达到最高为1.70,但2009年有所下降,整体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印度位居第二,印度在这项竞争力指标中与我国处在同一层次,都表现为竞争优势较强,整体呈波动性增长趋势;欧盟位居第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值为1.21,显示出中度的比较竞争优势,整体呈水平波动状态;韩国位居第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值为1.00,同欧盟一样显示出中度的比较优势,整体呈波动状态;日本位居第五,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值为0.92,同样显示出中度的比较竞争优势,整体呈波动状态;美国和俄罗斯较弱,两国每年的RCA基本上在0.8以下,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两国整体上都呈现水平波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