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柳键 时间:2013-02-14

场化管理提供服务;顾客关系管理可以使企业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强与顾客的信息交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产生的社会价值。
  
  (三)网络结点建设
  由于中部地区面对区域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环境,所以,必须向区域外更广阔的贸易、市场、服务等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对区域外的商品集散功能,扩大辐射影响范围,突破地区封闭,与地理位置相邻省市加强物流贸易往来,通过寻求双赢的有效结合点,采取租赁、协作、融资等现代管理技术对现有的物流和贸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物流网络结点,不断向区域内外提供货物运输,加强商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把物流基地产生的聚集的效应逐级向外发挥作用,将贸易往来和信息传递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结点建设逐步形成层次多、范围广的物流网络体系。
  因此,通过加强物流基地、信息系统和网络结点建设,逐步构建成具有多样性、系统性、辐射性等特点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发挥网络的渗透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区域外市场所产生波动影响,形成立足中部地区,辐射全国的现代区域物流网络空间体系。为了实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充分协调,加快产学研结合的动态合作步伐,建立实验示范区,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体制创新,将现代物流与贸易往来有机融合,建立协调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内外有形的贸易市场、无形的电子交易和信息交互平台的有机结合,带动批发、零售、连锁经营等行业的市场联动发展,扩大交易数量和辐射范围,特别是加大网络交易的力度,在区域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逐步构筑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系统,进一步推动区域物流现代化的发展。
  
  三、中部地区区域物流实现方法
  
  区域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而完成物流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快速及时目标和低成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部地区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前提
  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和国家内部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部分服务业和制造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向国内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这给中部地区的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能否将一个产业转移成功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这个地区的投资环境非常重要,假如投资环境较差,产业就不可能转移到这个地区,即使勉强转移过来,也很难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交通运输是否便利,区域物流产业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则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中部地区在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二)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之间通常存在竞争博弈关系,但是,基于利益的驱动,企业之间往往又有合作意愿。那么,为了保证整体效益的优化带给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需要企业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通过机制创新和有约束力的契约来实现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方企业都能接受的合作机制,激励合作企业为了保持自身在合作博弈中的地位,实现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主动在客户服务、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此过程中,关键在于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它是建立合作机制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明确合作产生的额外利益在企业间的合理分配,以及各种成本和风险的理性承担,从而提高企业的合作利润,降低由于市场的波动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实现区域物流的整体效益,以及行业利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物流信息共享系统是区

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区域的物流信息系统,突破各个企业信息独立的局面,在区域内实现物流信息的集成共享,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由于中部地区的物流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所以,可以采用基于AsP模式进行信息系统的资源开发,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通过有效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种技术、信息资源,建立动态数据库,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通过此方式将区域内物流企业的资金、设备、人力、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用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加强与区域内外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从信息资源交互到企业联盟的多领域合作,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的最优化。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部地区在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信息技术落后、区域物流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区域物流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必须结合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重点加快物流基地工程、转运设施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应急物流工程等工程建设,开辟一条符合中部地区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之路。本文针对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特征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基于现代物流贸易集成运营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新模式,对中部地区的未来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敖丽红,宋玉祥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50-51
  [2]郝玉龙,穆岩以市场一体化为平台加快区域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7,(8):18-20
  [3]杨志梁,张雷,程晓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8(1):38-40
  [4]叶杰刚,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概况[J],经济学动态,2000,(11):43-45
  [5]游佳,西部地区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0,(3):30-31
  [6]仲维庆,国外物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08,172(7):107-110
  [7](美)Donald J.Bowersox,David J Closs,M.Bixby Cooper:供应链物流管理_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8]J.Geunes,Pardalos,Romeijn,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dels,Applica—Naris,andResearch Direction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200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