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
中国牧区贫困的现状及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财力匮乏,基础建设不足,牧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摆脱牧区贫困具有政治、经济、生态意义.
牧区脱贫既有优势,也有难点。为此,要走扶贫济困之路,走开发式扶贫之路,走科技教育扶贫之路,走稳定发展畜收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
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
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