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的“亚健康”状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颖 时间:2013-02-14
     论文关键词:电子支付   亚健康状态   社会诚信
    论文摘要:从3方面分析了电子支付的“亚健康”状态,并提出了对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t月23日发布了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已达1.37亿人。与2006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 600万人,增长率为23.4%。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一个简单的信息交换平台转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交易平台。电子商务从一个概念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任何的交易行为都需要支付,没有支付的交易是没有意义的。电子支付从一个“插线板”“中介”的角色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从而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和固定电话用户群—8亿人,L37亿网民再加上超过to亿张银行卡,电子支付将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巨大的行业。2005年10月正式公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2006年I2月召开了电子支付的应用峰会,11日中国的银行界全面开放引进外资……这一切都把电子支付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带出了尴尬的灰色地带,引向了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盛发展阶段。
    可以看到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据称,2006年电子支付行业以超过100%的增势不间断上扬,但出现的几次重大的金融安全事件提醒我们电子支付还处在亚健康状态,像一个快速成长的孩子却没有及时补钙。
    电子支付发展的安全隐患分析
    }.1技术安全危机
    在拥有基数最大用户群的中国,电子支付却还未形成大气候。原因之一应该是网络消费的不普及,可是在本文一开始就提到过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状况,为何只要坐在家中就能解决一切繁琐的支付过程、用户还是选择了线下支付呢?这中间甚至有许多在生活中对网络非常依赖的用户。
    电子支付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如何保证信息的秘密性、支付业务使用者身份的确定性、支付业务的不可否认性和不可修改性等已成为电子支付推进过程中面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机构可以轻易获取消费者的个人资料,而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条件私自泄露、篡改和利用他人身份资料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频繁出现。
    网络支付甚至电话支付都需要网络银行服务的支持,而2006年一年工商银行就曾面临了数百起因网银安全而发生纠纷的用户追讨。在大部分传统的中国用户心中,信用卡资料一旦土线就等于是白纸黑字写给了那些网银大盗一样。其实不止是网络银行,键盘输人、语音传输以及视频传输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内容有可能被截获或者身份被盗用,虽然实现技术复杂,但是现在以利益为目的地侵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已经越来越普遍。
    1.2维生素C—技术安全
    用户需要亲眼所见资金的流动方向,更多传统用户对“安全”的理解还是建立在交易形式上,比如,使用银行的柜台机,用户心理安全度似乎就比在线网银高几个百分点,虽然同样是电子化交易流程,并且仅从技术角度讲,网银与柜台机的安全系数应该差不多。技术安全人员和网银大盗的斗法永无止境,但是一定要处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状态,才能建立起用户的安全意识和信心,才能扩大用户圈,提高用户层,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大气候。
    另外,我国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电子商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A中心),以便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一个既有权威性又具有独立性的非政府性认证机构。CA中心作为交易的第三方机构,不仅对交易双方负责,还负责整个交易秩序的管理。只有确定数据电文的合法性问题,明确CA中心的责任范围和权利是重要环节,才能使其提供的诸如数字证书的申请、签发、制作、认证和管理,网上身份认证,数字签名,证书目录查询,电子公证,安全电子邮件等服务具有法律效力。
    真正的“在线生活”,网络安全、网络应用和网络支付缺一不可,其中安全问题又是保证应用和支付畅通无阻的根本,就像促进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结构坚固所必需的维C一样。技术实现走在前面,才能继续来谈用户管理、服务增值、营利方式等问题。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应该在技术方面多加关注,并且尽快取得国家信息安全的认证,给网消用户一个“定心丸”,才能尽快引导中国网络用户放心地进人电子支付的新纪元。
     2电子支付的法规隐患分析
     2.1法律缺陷
    电子支付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如何营造一个适宜的法制环境,通过立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才能为电子支付的良性发展提供实际可靠的保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