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4加强检验检测,全面提高无公害蔬菜品质
徽州区蔬菜副食品产销办公室自2000年起,就组织开展了蔬菜农残抽检工作,先后采用速测卡、速测录、速测仪等重点对蔬菜主产区和批发市场进行了取样检测。从2004年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农残检测室,配备了一套定性检测仪器和相关设备,全面开展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验检测工作,受到当地政府与广大菜农的高度关注。生产基地蔬菜凡是经检测合格的,允许上市销售,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出禁止采收通知单或延期采收通知单,由村委会通知菜农延迟采收,责令生产限期整改,禁止进人市场,对乱用禁用农药者严厉处罚。
5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组织
一是培植一批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区着力培植了一批从事蔬菜加工的龙头企业(黄山丰乐食品有限公司、黄山五岳食品有限公司、黄山绿生食品有限公司、黄山华翠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形式,发展生产,以单定产,2006年加工年产值达2 220万元,出口创汇达巧万美元。二是培育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与扶持了7个蔬菜产销合作组织,分别是:徽州安凯农副产品产销协会、凯华绿色蔬菜协会、徽州放心菜协会、徽州维佳食品有限公司、西溪南镇蔬菜协会、西溪南东红村商品菜协会、岩寺早莲藕营销协会;且对它们实行规范化管理,切实转变服务方式,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在蔬菜产业中上接市场、下连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菜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有效促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6建立服务体系,确保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在生产中建立到村、到组、到户的科技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放心菜协会组织职能,强化科技指导。二是加强了市场体系建设。为了便于蔬菜产品的流通,于2006年投资了20余万元,在西溪南镇丰北片筹建了蔬菜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初步建成了以区所在地的农贸市场为龙头,以镇、村交易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网络格局。三是加强了信息服务。通过省、市、区农业信息网、全国冬菜促销月活动将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销售信息送达千家万户。
徽州区蔬菜副食品产销办公室自2000年起,就组织开展了蔬菜农残抽检工作,先后采用速测卡、速测录、速测仪等重点对蔬菜主产区和批发市场进行了取样检测。从2004年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农残检测室,配备了一套定性检测仪器和相关设备,全面开展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验检测工作,受到当地政府与广大菜农的高度关注。生产基地蔬菜凡是经检测合格的,允许上市销售,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出禁止采收通知单或延期采收通知单,由村委会通知菜农延迟采收,责令生产限期整改,禁止进人市场,对乱用禁用农药者严厉处罚。
5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组织
一是培植一批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区着力培植了一批从事蔬菜加工的龙头企业(黄山丰乐食品有限公司、黄山五岳食品有限公司、黄山绿生食品有限公司、黄山华翠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形式,发展生产,以单定产,2006年加工年产值达2 220万元,出口创汇达巧万美元。二是培育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与扶持了7个蔬菜产销合作组织,分别是:徽州安凯农副产品产销协会、凯华绿色蔬菜协会、徽州放心菜协会、徽州维佳食品有限公司、西溪南镇蔬菜协会、西溪南东红村商品菜协会、岩寺早莲藕营销协会;且对它们实行规范化管理,切实转变服务方式,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在蔬菜产业中上接市场、下连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菜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有效促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6建立服务体系,确保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在生产中建立到村、到组、到户的科技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放心菜协会组织职能,强化科技指导。二是加强了市场体系建设。为了便于蔬菜产品的流通,于2006年投资了20余万元,在西溪南镇丰北片筹建了蔬菜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初步建成了以区所在地的农贸市场为龙头,以镇、村交易市场为骨干的市场网络格局。三是加强了信息服务。通过省、市、区农业信息网、全国冬菜促销月活动将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销售信息送达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