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瓶颈与改进问题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段孟琪 时间:2013-02-14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利用鱼骨图将这些影响因素表示出来,并通过阐述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方向与中国已有的转型基础,针对各个发展瓶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发展瓶颈 鱼骨图 
   
  一、引言

  如今,千变万化的国际局势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很多的机遇。此前的研究者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与发达国家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不足在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另据研究表明:中国日益表现出一个理想的全球制造业基地的特点。因此,本文从分析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因素着手,提炼出主次因素,针对各个瓶颈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探究,并对各个发展瓶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代写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递增,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却面临着国际社会对其制造的商品存在隐形质量问题的指控。针对这些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利用质量管理学中的“鱼骨图”来显示: 
  由图中可以看到,使得中国制造业水平低下的最主要因素有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能源利用效率低、管理粗放这四大因素,下面我们予以一一分析。 
  1.技术含量低 
  纵观当前市场,中国制造的商品多为价值低、附加值也低的产品。尽管中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R&D经费)逐年递增,从1995年的不足14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250.3亿元,但在比较各国研究经费占GDP的比值时中国仍显出不小的劣势。2002年日本的R&D经费与GDP比值已达到3.12%,2003年中国该比值仅为1.31%。此外,中国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竞争能力不强。同样以日本为例: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向日本出口额为118.4亿美元,而从日本进口额为237.6亿美元。如此大的贸易逆差反映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对外依附性。 
  2.创新能力薄弱 
  从技术改造力来看,自2004年至今,中国大中型企业科研活动的技术引进经费多维持在300到500亿元,而消化吸收经费只维持在100亿元。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是衡量产业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及二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据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制造业该指标平均值为14.9%,而两大重点产业IT和汽车的平均值在10%。再以日本为例,日本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正是由于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增加消化吸收新技术的力度,其历年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3的水平,而我国制造业平均水平仅为1:0.15。从技术本土化环节来看,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与引进经费支出之比是衡量国内技术竞争力以及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技术创新,2006年我国两大重点产业IT、汽车购买国内外技术经费比分别为2.75%、15.65%,均低于制造业19.87%的平均水平。 
  3.能源利用效率低 
  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中国的碳强度减排40%-45%。根据碳强度公式“碳强度=碳排放量/GDP”,该承诺的实质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中国近年来该指标均值多维持在0.7,而2005年能源消耗的速度首度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该系数突破1。其次,作为中国 “立国之本”的制造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极低:尽管中国GDP只占全世界总量的6%,却消耗了全球原煤的40%、水泥的48%和玻璃的33%。即中国占用世界1/3的资源却只产出了1/20的产值。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低端产业产能过剩,高端产业产能不足。 
  4.粗放式管理 
  粗放式管理对制造业的影响分为:人均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交货期不能保证。尽管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90年的528美元/人提高到2002年的1646美元/人,世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也从1990年的8738美元/人提高到2002年的10669美元/人,但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仍然很大。

  三、中国制造业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认为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应符合以下标准: 
  1.GDP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超过10%。我国GDP在2008年达到7.14%,与标准尚有差距。 
  2.若干行业在技术水平上居国际领先地位:2006年中国居民申请专利122318件,为日本的1/3,德国的1/4。可见,中国仍处于全球制造业的低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