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
(4)教育活力明显增强。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政府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法律实施监督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更加有效,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地方政府探索区域教育新模式,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有特色,社会家庭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开放多元、选择多样、有序高效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5)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受教育者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教育机会公平得到充分保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弱势群体得到特别关注。
(6)教育经费保障有力。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更加完善有效。教育经济来源稳定,投入总量不断增加。各级政府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三增长”和“两提高”。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2020年达到20%左右,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2020年达到5%。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2020年达到7%以上。
(7)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高校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目前的初中提高到高中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由现在的高中提高到大学专科水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源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
2.美国教育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1)教育必须着眼时代的要求,着眼个人发展。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每一次的变化,在外都是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在内都是由于教育本身的发展。美国的教育改革都是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实施的,而战略规划又是建立在充分的教育发展和对国内外形势的充分估计上,是专家学者审慎的研究结果。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最初也是最终都是落在人的发展上,只有具体的个人发展了,国家也才会随之发展起来。而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更多的是抽象而非具体,更多的是全局而非个人。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处处都落实在具体的学生上,更加有学术性和专业性。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教育的发展是不断民主化的过程。民主化程度是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准。美国是一个追求自由、个性、开放等文化特征的国家,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十分重视教育的平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在教育平等方面往往不只是一个目标或口号,它有相关配套的教育发展目标,确保教育平等的实现。《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的一项教育目标就是:“所有儿童都要接受高质量的和具有适度开放性的学前教育,做好上学的准备;所有儿童必须获得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以便上学时具有健全的头脑和强壮的体格”。《2001-2005年战略规划》的使命就是“在全国确保教育机会均等并推进教育卓越,确保所有的学生和家庭能够在高质量的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2002-2007年战略规划》在目标中提出“缩小学生人群中不同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及残障者之间的大学入学及毕业方面的鸿沟”,“加强传统的黑人学院、大学,加强拉美后裔的服务机构和部落宗族学院、大学”。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美国教育部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5).
[2] 第一战略专题调研组.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7).
[3] 张志勇.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2,(11).
[4] 孙希波,邢爱国.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6,(5).
[5] 张亚飞.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实践[J].教育理论研究,2006,(1).
[6] 陈敬朴.美国教育发展的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0).
[7] 王浒.跨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1).
[8]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