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模大小与企业利润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关键词: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企业规模
一、 引言
2009年中国企业间并购重组很活跃,中国企业500强的总体及平均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26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519.9亿元;2009年500强企业的资产总额达到74.2万亿元,平均资产为1 502.3亿元。企业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规模,本文从企业规模与利润的关系视角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 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关系的实证检验的文献比较多,但由于学者们使用的数据、方法、模型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不一致。支持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正相关的文献有:Ravenscraft (1983)基于美国1975年3 186个行业的企业数据,分别以市场份额和集中度作为企业规模的代理指标,发现在盈利性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大企业在广告、资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Gupta(1983)以劳动生产率作为盈利性指标,估计了加拿大制造企业在1965、1967、1968、1970四个年度的数据,研究发现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曲线相对位置更高。Wing和Fung(1997)基于上海制造业1989年~2002年间的企业数据,Chuang(1999)基于台湾1991 年的企业数据, Tipuric(2002)基于克罗地亚的企业数据,Biesebroeck(2005)基于9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1990年~1995年间的企业面板数据,Ellery J r. 和Gomes基于巴西1994年~1999年间的企业数据,其经验结果都支持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利润会增加的结论。Stekler(1963) 全面考察了美国各个行业1947年~1954年间企业规模(总资产)与报酬(税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一关系某一规模范围(资产5000万美元)内为正,超过这一范围之后则为负,恰好符合了新古典主义成本曲线的经验含义。支持企业规模与利润负相关的文献有:Schmalensee(1989)基于美国制造业1953年~1983年间的企业数据,对12个盈利性指标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利润越小。Dhawan(2001)基于美国上市公司1970年~1989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分别为12.92%、11.95%和11.15%,这显然意味着企业规模与效率之间的负向关系。Ammaret al. (2003)对美国电子行业1985年~1996年间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在营业额超过5 000万美元之后,企业利润率与规模呈负相关关系。李春琦(2005)以中国家族企业为分析对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管理等多种因素发生变化,家族企业的比较优势随着减弱,家族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下降。本文以2005年~2009年中国企业五百强为分析对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规模与利润的关系。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数据及计量模型,第四部分是结论及其解释。
三、 数据及计量模型
1. 样本选择及变量描述。本文使用的数据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企业500强研究中心提供,数据属于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并经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等认可。所选样本为2005年~2009年一直属于前500强的企业,共277个样本,6 925个数据。涉及的变量主要有企业利润、企业的营业收入、企业总资产、企业从业人数、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利润是上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用lir表示;企业营业收入是指包括企业的所有收入,即主营业务、非主营业务、境内和境外的收入,用yy表示;企业总资产是指年度末的资产总额,用zch表示;企业所有者权益指年度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含少数股东权益,用syz表示;企业人数指年度末的平均人数,含所有被合并报表企业的人数,用cy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以企业总资产的大小来表示,一种是以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表示,本文对企业规模大小的两种衡量方法都进行分析。各变量的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2. 单位根检验。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一般要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当各变量满足同阶单整时,进行回归分析才有意义,才不至于导致伪回归问题。由于面板数据主要分为同质型面板数据和异质型面板数据两类,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也依据这两类不同类型的面板数据而分为两类。针对同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有:LLC检验;针对异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有:IPS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本文使用LLC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