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旅游经济结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3. 动态性与协调性。旅游经济结构的动态性体现在量变和质变两个层面。量变表现为规模的增长和各种比例关系的变化,旅游经济结构的质变主要表现在旅游经济的效益和水平上,并通过各种量的指标反映出来,最终表现为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旅游经济结构各构成维度之间的协调性,促使其协调发展,成为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
4. 关联性与外向性。从旅游经济结构内部看,旅游经济结构区别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其他部门经济结构的最大特征在于旅游经济结构是相关行业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而构成的结构,因此关联性较强。从旅游经济结构外部看,旅游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它所服务的游客需求为导向。从长远来看,与其他产业结构相比,旅游经济结构将最先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 旅游经济“三维”结构耦合协调机理
  “耦合”(Coupling)一词最早应用于物理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在各子系统的良性互动下,而呈现的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动态关联关系。旅游经济结构系统耦合指旅游经济结构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的新的、更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若将旅游经济结构看作一个系统,根据前文对旅游经济“三维”结构的界定,旅游经济结构系统则是由旅游市场结构子系统、旅游产业结构子系统和旅游区域结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三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旅游经济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表现在“三维”结构与旅游经济结构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三维”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两个方面(图 1)。
  1. “三维”结构与旅游经济结构的作用机理。
  (1)旅游市场结构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指引方向。目前国内外旅游业已经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发展阶段,旅游市场结构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指引方向:第一,旅游市场行为特征结构决定旅游经济结构类型。任何类型目的地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类型旅游市场的需求,必须依据最基础的客源市场游客特征结构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第二,旅游市场时空结构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成熟度。旅游市场时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的年际结构变化和月度(季节)结构变化两个方面,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主要体现在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度和市场吸引力半径两个方面,上述时空结构指标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成熟度。第三,旅游市场竞争结构体现旅游经济结构的竞争力。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是反映旅游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指标。亲景度指标反映了某个目的地(如上海)相对于更高层级目的地(如全国)对相同客源市场的吸引能力。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就是使目的地在更高层级目的地体系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并发挥增长极作用,带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态能够反映不同客源市场在同一目的地内部的竞争和发展,为优化市场结构指出了具体方向。
  此外,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客源市场日益广阔,但同时各类目的地都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区际、国际旅游经济联系,积极发展旅游业。世界范围内来看,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因此,准确把握旅游市场需求变动趋势成为目的地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长期来看,旅游市场需求具有一定发展规律,如旅游产品消费类型趋向于度假休闲产品、旅游组织方式趋向于散客方式等等,这同样为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指出了方向。
  (2)旅游产业结构为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产品和服务基础。第一,狭义旅游产业结构是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抓手。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其他旅游企业是旅游特征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们之间的产业经济水平、产业关联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效益水平以及产业专业化率等反映出来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又决定了旅游特征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等属性。旅游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调整的便是狭义旅游产业结构。第二,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开阔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联系起来考察,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调整旅游经济结构除了紧抓狭义旅游产业结构外,还需要平衡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如增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等。
  此外,产业政策(制度安排)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对旅游产业进行调整,确保与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相一致:第一,提出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倾斜配置资源或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旅游业发展;第二,不断完善产业自我调整机制:一方面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度,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健全市场制度,加强市场和行业管理。
  (3)旅游区域结构确保旅游经济结构调整落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区域空间属性。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具有区域散布而非集聚的特点,导致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供给在区域空间上处于分散状态,与金融等产业高度集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为何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显得“小、散、弱”的原因之一。
  旅游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就是以旅游市场结构为方向,通过将旅游产业在区域空间层面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类旅游生产要素(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资源的功能,引导游客在区域间合理分布,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对旅游区域结构进行研究,将旅游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与旅游资源、其他生产要素(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产业政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必然有助于将调整结果合理落地,实现实效。同时还将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2. “三维”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机理。
  (1)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市场行为特征结构、旅游市场时空结构、旅游市场竞争结构反映的旅游市场结构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起到需求引导作用,决定了狭义旅游产业结构和广义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向。反之,旅游产业结构决定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为旅游市场结构提供供给支持。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两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2)旅游市场结构与旅游区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市场结构为旅游区域结构提供需求导向,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企业布局、旅游产业政策制定起到方向性指引作用。旅游区域结构是旅游市场结构的空间载体,旅游资源禀赋、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规制等是吸引客源市场游客的基础,旅游经济总量区域结构是旅游市场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在区域空间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3)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区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机理。旅游产业结构为旅游区域结构提供供给支持,狭义旅游产业的四大核心行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其他旅游企业具有区域空间散布的特点,在区域范围内向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产业关联等结构关系,促进旅游区域结构发展。旅游区域结构是旅游产业结构的空间载体,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狭义旅游产业必须依托一定的区域空间才能进行正常运行,提供以旅游市场结构为导向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同区域的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即广义旅游产业结构具有目的地间差异;同时,区域旅游产业政策深刻影响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 结构主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72.
  2.(美)威廉·阿瑟·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149.
  3. (美)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
  4.张雄龙.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理论与当代, 1997,(12):56-57.
  5.杨伟民. 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http://www.gov.cn/jrzg/2009-11/14/co nte- nt_1464665.htm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2009-318)。
  作者简介:田纪鹏,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WWW.exam8.com士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