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伟先 时间:2013-02-14

  第六,良好的实践创建基础。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群众实施生态广西建设战略,创建生态示范区和文明生态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建设生态城市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4.2%,建立了76个自然保护区,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南宁以创建符合国家考核标准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强化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北海围绕打造“中国最适宜人居的滨海生态城市”目标,贯彻“生态立市”的城市发展思路,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味,先后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北钦防四市均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倾力打造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北部湾城市群的一大品牌。
  
  (二)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存在的问题
  第一、城市群发育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群是建立在完善的城市群功能基础之上的。目前,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低,集聚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弱,远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率为39.23%,而全国的城市化率为45.68%,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唐以及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市化率更是高达60.5%。由此可见,北部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我国“三大城市群(圈)”相比差距更大。此外,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人均GDP仅相当于珠江三角洲的1/10。即使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中心的南宁市,与国内同类一些大城市相比,也存在经济规模和聚合力偏小,产业和人才的集聚程度低,难以通过扩散将城市经济的各种优势辐射到周边地区及更广大区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问题。
  第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化进程的生态问题开始突显。2005--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总水平比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各经济区总平均水平分别低0.1、0.135、0.1275、0.14,虽然资源使用与环境保护指标好于珠三角,但比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差,作为重化工布局区域的防城港和钦州差距更明显,这表明北部湾城市群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具有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特征的重化工业对北部湾城市群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
  第三,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产业趋同,导致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北部湾各市主导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港口运输、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钢铁和生物制药等在主要港口城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及排序均靠前,南北钦防各市对区域公共池塘资源的竞争指数呈拉锯式态势,这表明区域对公共池塘资源无序竞争加剧。此外,依靠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污染叠加进行的同构竞争也给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总体构想与路径
  
  (一)总体构想
  生态城市群是经济系统、人文系统与生态系统在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有机整合和有序运行,其目标是达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实现能量聚集与辐射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南北钦防及周边城市的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及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为此,各中心城市要依托自身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塑造各具特色又互补整合的生态城市形象。
  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生态宜居城市。产业生态方面,重点发展高效益、低消耗和低污染的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聚焦与辐射作用。环境生态方面,打响中国“绿城”、“水城”品牌,发挥亚热带自然气候环境与资源优势,保护大明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和马山县弄拉自然保护区等九大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城市自然植被、水域,修复内河湖泊生态,建设与中国“绿城”、“水城”相适应的城市生态系统。文化生态方面,传承和保持壮乡多民族聚居生态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营造与“首善之区”相适应的社会人文生态氛围,塑造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和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形象。
  北海:建设滨海生态商贸旅游城市。产业生态方面,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及出口加工业。环境生态方面,发挥亚热带滨海资源优势,对北海银滩、斜阳、涠洲岛火山岩进行生态开发、精心保护英罗红树林保护区和海底珊瑚礁生态状貌,突出“天下第一滩”和滨海湿地特色。文化生态方面,保护北海骑楼老街,追溯海上丝绸之路文脉印迹,彰显中外文化交汇蕴含,挖掘南珠文化、蛋家民俗和“咕哩村”、“咕哩寨”地域特色,汇聚浓郁的北部湾海洋风情,形成生态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渔家民风民俗文化独具特色、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商贸旅游城市。
  钦(州)防(城港):建设临海生态工业城市和生态港口物流城市。产业生态方面,发挥深水大港优势,特别注重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产业的生态监控,保护碧海蓝天,发展绿色口岸经济,依托边境口岸开展边境贸易与旅游。环境生态方面,钦州突出滨海生态特色和“中华白海豚家园”品牌,整合海上奇观“七十二泾”、麻蓝仙岛和大环半岛等自然景观及刘永福、冯子材故

居等人文景观;防城港围绕“三岛三湾”打造“城在海中和海在城中”的全海景生态城市,同时,对京族民俗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和展示,使两市形成融滨海美景、人文气质、民族特色和边关风情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口岸城市群。
  各中心城市以上述生态目标为导向,依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蓝图,增强经济与产业要素的聚集与辐射能力。南宁作为核心城市与北钦防三个副中心及周边城市之间要加强互动与协同,形成大、中、小城市等级较为完整、层级较为清晰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城市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