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军之道看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发展之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洋 时间:2013-02-14

  2.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清退,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三)作风优良——加大城市卫生支农力度
  1.建立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可组织城市和军队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开展“一帮一”活动,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口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帮助其重点解决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饮水条件,解决妇幼卫生和防治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的困难。

  2.县级医疗机构可建立下乡巡回医疗服务制度,各地可为每个县配备一辆巡回医疗车,中央对贫困、民族地区购置巡回医疗车及其附属医疗设备给予资金补助,巡回医疗车的日常运行费用由地方财政负责。
    (四)纪律严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1.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和服务量将农村卫生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农村卫生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禁各种挪用和浪费行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2.强化农村卫生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强化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重点对乡、村卫生机构医疗操作规程、合理用药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消毒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农村卫生服务行为,保证农民就医安全。
  3.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服务价格及收费行为的监督管理。县级人民政府要充实力量,加大对乡、村巡回卫生监督的力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和生产销售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监督工作,严禁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
  (五)保障有力——完善加强保障力度
  1.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切实减低医疗费用。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上升,应当把控制医疗服务规模的扩大与内部成本的上升作为重点。根据区域卫生规划,严格新建医疗机构的审批,严格控制现有规模的扩大,撤、并不合理的重叠机构,调整理顺服务功能。
  2.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保健体系。预防保健面向全体人民,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公共卫生,投入低、效益好、成效显著,应继续成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点,在经费、人员、设施等方面加强投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应当包括医疗救助制度。政府的作用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要重视“雪中送炭”,要把对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卫生扶贫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相信通过国家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农村卫生保障将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出与我军一样顽强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张德元.农村医疗保障出路何在[J].经济学家,2003,(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2009-03.
  [3]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2001,(3).
  [4]陈宁珊.政府作用至关重要[C].北京“中国卫生改革”研讨会论文,2001-05.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http://www.cncms.org.cn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