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分工与经济绩效——劳动分工理论的演进
[摘要]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分工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柏拉图到斯密,再到杨格、杨小凯等人对于分工理论各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说是分工理论发展每一阶段的代表。本文对他们的理论作一个梳理以期为分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劳动分工 专业化 经济增长
分工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时代有柏拉图论述过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开门见山指出分工是财富增长的源泉之一;之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资源配置问题取代了对分工问题的研究,经济学的重心转变为在既定的分工和组织环境下,如何实现最大的效用问题。杨格1928年的演说《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是对斯密关于分工思想的第一次复活,并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斯密的思想进行了模型化的复活,并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建立了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一、分工理论的起点——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在柏拉图看来,劳动分工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要求。上天赋予人们不同的天分,要求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他说,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各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因此,不同的秉赋应该有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个人应该做天然适宜于自己的工作。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的工作,放弃其它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相反,如果他什么都干,一样都干不好,结果一事无成。相应的,适应人的需求以及人作为生产者的不同天赋,生产活动被分为不同的职业。在柏拉图那里,至少已经认识到了分工和专业化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为了使生产单一产品的每个生产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需要一个协调和组织机制,这就是城邦或国家。“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P58)。”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是他构建理想国的基石。从分工角度来理解国家的起源是经济思想史上一个天才的创见,它提供了理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可以说柏拉图是经济思想史上分工理论的起点。
二、分工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确立——斯密论分工
熊彼特说过:“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意识到如此重视分工”。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以做扣针为例详细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并归纳,“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各种行业之所以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并举例,“农业由于它的性质,不能有象制造业那样细密的分工,各种工作,不能象制造业那样判然分立。所以,农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楠译,商务印书馆,2008,P5-7)
斯密认为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改进,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劳动技能)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分工实施的结果,各劳动者的业务,既然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操作,当然能够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要闲逛一会儿,或者心不在焉、懒惰、随便等习惯,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纵使没有技巧方面的缺陷,仅仅这些习惯也一定会大大减少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那些机械的发明,看来也是起因于分工。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种事物上,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分工的结果,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的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人发现一些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
既然分工有如此好处,那么引起分工的原因是什么呢?斯密认为,分工并非人类智慧的创造,而是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对人类的需要而言,斯密认为,“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楠译,商务印书馆,2008,P14)。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畜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的利益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种武器制造者。同样,第二个人成为建筑师,第三个人成为铁匠或铜匠等。这样一来,人人都一定能够把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各自的业务上,磨练和发挥各自的天赋资质或才能。
关于分工是不是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的结果,斯密并不认同柏拉图的观点,他说,人类天赋的差异并不像我们所成觉的那么大,并以哲学家和挑夫为例加以说明。因此,人类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然而,人类如果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倾向,各个人都须亲自生产自己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而一切人的任务和工作全无分别,那么工作差异所产生的才能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了。
此外,斯密还分析了影响劳动分工的制约因素。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由此可见,斯密的分工理论体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层次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历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二是宏观层次的分工。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
三、对分工理论的发展——杨格对分工理论的理解
杨格的分工思想主要体现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斯密从生产者的角度说明了报酬递增产生的过程,并提出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定理,即生产力的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的扩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
阿林•杨格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和社会收益递增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他指出,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其中某些过程终于导致机器的采用。在使用机器,采用间接过程时,分工进一步发展了,后者从经济角度看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为敲打一个铁钉而制造一把铁锤是浪费的,还不如使用手边任何拙笨的工具。杨格强调了两点,第一点,表现为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是生产的资本化或迂回方法的经济。这些经济又主要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相等同。第二点,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因此,产业的分化现在和将来仍然是与生产增长相联系的典型。例如,早期印刷者的继承者今天不只是拥有某一企业的印刷者,而且也包括木浆的生产者、各种纸张的生产者、油墨及其不同配料的生产者、字模金属和字模的生产者,制作插图和掌握各种制版技术的产业集团,印刷业及其辅助工业所需工具和机器的制造者。在大部分工业领域中,在原料生产者和最终产品消费者之间所插入的专业化企业的网络越来越复杂。随着产业间劳动分工的扩大,一个企业以及它作为部分构成的产业,失去了其统一性。这个企业内部经济分解成为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这种分解是对工业最终产品市场的增长所创造的新形势的调整,因而,产业间的分工是报酬递增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