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生态旅游农业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外围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生态旅游农业的生产性特征使其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开发过程中切忌对具有开发性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影响生态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旅游项目开发到旅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在提高环境质量上下功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与预报。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区大气指标、水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农、林、草、病虫害指标等,这要与相关技术部门、部门、科研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定期监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优良。
第三,加强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把生态旅游农业的资金投入计划纳入到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之中,创建新型的生态投资体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政府、农民、社会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缺的困难,完善旅游业基础与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利用特殊的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合理布局,使建筑设施与所处的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突出生态性,增强环境的美感。
上一篇: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延伸及借鉴
下一篇:浅析创业如何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