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软件的劳动价值创造及其资本流通过程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根据其作用、目的及销售方式的不同,软件可以划分为客户定制化软件和产品化软件两种类型。客户定制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客户的应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统一的,一次性完成。产品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广泛的市场需求,归纳总结出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特征,然后严格按照产品化的要求组织软件开发,最终形成软件产品,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相互分离的,软件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而软件销售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进行。也就是说,只要市场有需求,软件便可以拷贝的形式不断向外销售。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一次性开发销售的软件产品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1)中,从G...W‘为软件开发过程,W’ - G’为软件销售过程,开发和销售过程一次性完成,随后通过新的软件开发启动新一轮资本循环过程。每一次资本循环都产生价值增值,而且价值增值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的资本循环。
对于产品化软件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2)中,软件开发过程,即G--W‘与公式(1)相同,所不同的是软件销售过程,即软件的价值实现过程。在这里,每销售一个软件拷贝,实现一次价值Gn’,随着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实现软件的总价值G厂越来越大,软件的总效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一个成功的软件产品可以带来迅速倍增的财富效应,微软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四)上述分析给软件企业的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软件的价值创造基本上是软件技术人员创造性知识劳动的凝结,因此软件技术人员劳动力素质高低对软件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同样人力资本投人的情况下,软件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也决定了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和效用的能力。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能够深人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软件结构分析和模块设计,高效率、高质量地编码,短时间内推向市场,软件更易用,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反之,如果软件技术人员素质较低,虽然可能投入了同样的人力资本,但开发出的产品质量不高,难以使用,或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根本不被市场所接受。这样即使软件资本循环能够走完软件开发过程(G…W),但却无法走完软件销售过程,完成由W’ -G‘的软件价值实现。也就是说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发生了断裂,无法完成循环,此时人力资本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上述事实提醒软件企业,在招聘时应当注意选拔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同时应当加强对软件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启示之二: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学要求,组织软件产品开发,做好过程控制。首先应当做好顾客和市场求分析,确保将来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使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能够顺利的对接,软件价值能够实现。其次应当科学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和合理计划时间进度,加强过程控制,避免由于过程失控,导致开发周期的延长,从而造成开发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既丧失了产品进人市场的有利时机,也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结论
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创造主要由软件技术人员创造性的知识劳动来完成,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软件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占据决定性的地位。软件资本循环分为软件开发和软件销售两个阶段,只有这两个阶段有机地统一起来,软件价值才能得以顺利地实现。通过建立软件资本循环的两个公式可以清楚地揭示出软件效用或软件财富能够迅速增长的秘密。软件企业应当通过提高软件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加强软件开发过程控制来确保软件资本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
上一篇:试论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下一篇: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创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