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提高中国黄金储备规模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中明 时间:2013-02-14
  3.黄金储备需求增长的实现受到供给因素的制约。当前,黄金供应为少数国家所垄断且增长缓慢,这使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提高黄金储备规模面临成本上升、风险加大的压力,进而影响了其投资的积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是储量主要集中于南非、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且少数西方大型黄金企业控制了黄金生产资源。前15家大公司所生产的黄金约占全球黄金产量的一半;另一方面则是作为黄金初始和主要来源的矿产金产量增长缓慢,在满足制造业黄金需求之外所剩无几。
  三、对当前提高中国黄金储备规模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黄金虽然具有良好的价值储藏功能和保值增值功能,但其作为外汇储备以及规模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提高黄金储备规模:
  1.应坚持适时适度增加黄金储备的方针。当前,中国黄金储备总体水平偏低,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仍处于人民币升值和对外贸易顺差的局面,大量动用储备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对外支付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持有黄金储备的机会成本下降,有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但考虑到当前黄金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金价处于历史高位,如果大规模的增持黄金势必会对持续上涨的金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时机的选择不当或增持后金价大幅下跌,将给中国的黄金储备实际价值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增加黄金储备将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加大美元供给,可能引发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从而使存量美元储备面临损失。因此,黄金储备的增持一定要秉持适时适度的原则,避免国际炒家的冲击,切忌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外汇储备组合转换。
  2.应采取藏金于民的管理模式,降低黄金储备的保管成本,促进国家储备与民间储备的共同增长。这其中:一是完善黄金交易品种,推动各家大型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黄金进出口权和广布的网点及销售渠道,扩大实物黄金和账户金等各种业务的范围,提高社会公众投资者参与黄金市场的覆盖面。二是扩大生产制造领域的黄金储备规模,通过增持矿产资源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并将其转换为金融性黄金,以实现增加黄金储备的战略性任务。
  3.应完善黄金市场、创新黄金业务品种,盘活黄金储备,增加流动性。一是仿照国际上成熟的黄金租赁业务模式,盘活黄金储备资产。这其中可由央行出借黄金,收取黄金租赁利率,而商业银行则作为中介,向黄金矿山和黄金加工企业提供黄金租赁服务,并收取佣金。二是打造专业的交易平台,加强上海黄金交易与各商业银行的合作。一方面为相关产品提高一个安全有效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承担相关产品的基础报价职能,增加相关产品的价格有效性和产品流动性,从而使更多的投资者愿意加入到黄金投资的行列中。
  
  参考文献:
  [1]龙永俊,杨军.基于多视角的中国黄金储备选择[J].武汉金融,2006,(3):16-17.
  [2]曹勇.论黄金储备的地位与中国黄金储备政策的选择[J].黄金科学技术,2004,(2):1-4.
  [3]高洁,李静.非货币化后黄金储备变化的动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4):74-8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