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低碳经济语境下政府能力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四、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
作为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 [2]。建设资源循环型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它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政府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机制。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污水处理产业化,对污水处理收费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和合理征收,有效利用中水,防止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系,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二是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是一种低污染的交通运输方式,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就是要鼓励公众采用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出行,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减少污染。作为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政府应做好各种保障措施,让市民低成本到达目的地。三是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措施。政府对城市住宅项目的审批,要注重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合理设计采光、通风等,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减少能源使用。鼓励公众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减少空调的能耗,既满足人的舒适和健康需求,又使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四是积极创建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等设施在内的绿色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和人口居住密度,设置学校、医院、商城等,使居民能就近就便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减少乘车外出。
五、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完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就低碳经济发展而言,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应构建低碳环境监测机制,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并组成由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席的监测机构,对监测对象定期以信函、上门走访、检查等形式进行碳排放监测,及时向被监测对象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不进行整改的,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惩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低碳化”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指标,引导企业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生产。三是建立和完善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环境标志和能效标识的认证体系,没有绿色认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保证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碳排放量不超标。四是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对企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展开全面的监督和舆论指导。
低碳经济是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新,它将带来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我们只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避免在这场全球竞争中错失良机,才能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等待和观望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发展成本,承担更大的发展风险。只有行动起来,实施绿色新政,进行政府管理的适应性变革,大力建设和提高政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使全体国民更好地享有发展带来的幸福和尊严。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
[2]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EB/OL].http://www.china.com.cn/ international/txt/2009-12/11/content_19050525.htm.
上一篇:中国核电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