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测度及其分解:新的变化
摘要:采用泰尔指数对中国1978-2008年的人均GDP进行测度和分解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以1990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但在2003年之后差距呈小幅持续缩小的趋势。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组内各省之间呈现出某种趋同倾向,而西部地区组内各省却呈现出“群体趋异”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蒙、川、渝、陕四省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其他西部地区省市的差距拉大所致。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距;泰尔指数;西部地区;“群体趋异”
一、引言
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注,除了对于不平等的关怀是所有道德哲学的共同特征外,还因为其在理论和现实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地区差距都非常大,了解地区经济差距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极为重要,同时,从政策含义看,准确度量地区经济差距,透彻理解各种因素在地区差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找出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是选择并实施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也是客观评价改革的成果与问题的必要内容之一。
总结以往的研究,重点大体集中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与影响因素方面,然而对于结果的判断却并不一致。所选取的样本数据的时间大多在2000年以前,缺少对近几年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情况的详细分析,无法反映近几年来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尤其是无法反映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新变化。因此,本文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演变态势的分析,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包含了对最近几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研究。本文使用的数据更新,分析的时间序列更长,能更清楚地反映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演变态势,例如研究发现2003年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似乎出现了缩小的趋势;二是从地区的构成考察了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结果发现,尽管地区间差距仍然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成因,但近年来西部地区各省市发展的分化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和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恶化吸引了大批经济学家的注意,然而对于研究结论却始终存在着争论。杨开忠(1994)、陈国阶(1997)、覃成林(1997)、陆大道(1999)等研究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Fan(1995)研究认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省域之间经济差距在缩小;而Wei yehua(1998)研究认为中国所有省域之间经济差距均有所缩小;李小建、乔家君(2001)进一步研究发现1990—1998年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经济差距缩小,但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差距则出现扩大态势;魏后凯(1997)等、Max(2002)等研究认为,1978-1990年间中国省域之间经济差距在缩小,自1990年起又开始扩大;王铮、葛昭攀(2002)研究发现,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加速扩大,而中部与西部差距变化较小;王小鲁、樊纲(2003)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只是在不同期间扩大的程度有所不同,东西部差距的明显扩大主要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但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拉大了;Kanbur和Zhang(2005)使用GINI系数和GE系数对中国50年来地区差距的变化做了回顾,发现当前的地区差距已处于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上升通道中,过去的50多年来,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过农业危机、改革开放前夜两次高峰,目前仍处于第三次高峰的上升阶段,而且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历史记录(与1960年相比,2000年的GINI系数高出了16%)。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曾有所下降,但自1987年以来总体上始终处于扩大区间,并且从1998年开始,地区差距的扩大还出现了加速的趋势,似乎成为地区分化的一个拐点。刘夏明(2004)等人通过基尼系数的分解研究认为,中国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20世纪90年代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区间差距;鲁凤、徐建华(2005)研究认为省内差距对于中国整体差距的影响比三大地区之间差距和三大地区内省间差距显著得多,是构成全国整体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以基尼系数为指标,石磊、高帆(2006)实证讨论了中国31个省份1978-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认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黄涛(2006)等通过经验研究发现,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布差异占到了全部省市分布差异的70%以上,在1996年以后更稳定在80%左右。
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理论、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指标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衡量和分析,尽管结论不尽一致,但几乎都认识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由于各种原因呈现出日益扩大的发展趋势。这种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势必会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经验检验
1.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在地区经济差距问题的研究当中,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分析方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绝对差距方法包括平均差、标准差、离差和极差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相对差距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广义熵等指标,它们能较细致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主要的差别在于参考值和相对差幅的定义上。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选择泰尔指数作为分析的指标。1967年泰尔(Theil)运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提出一个可以按照加法分解的不平等系数,该系数可以满足达尔顿-庇古(Dalton-Pigou)转移支付准则以及人口和收入均质性等所有条件。而且泰尔指数具有把整体差异性分成组内与组间差异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整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根据A.F. Shorrocks(1980)的方法,假设样本y中包含n个收入向量y=(y1,y2,…,yn),则泰尔指数可以写为:
其中,?滋是向量均值, 。将样本分成G组,每组包含ng(ng≥1)个向量, ,?滋g为g组的向量均值,则泰尔指数可以分解为:
等式右边第一项为组内差距,第二项为组间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计算中,必须考虑是否取人口作为权重。在计算区域差距时,选择考虑人口作为权重或不考虑人口作为权重的地区差距指标,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地区差距是否受到人口分布的影响(崔启源,1994),两种方法产生的结论可能相距甚远。参考魏后凯(1997)、Kanbur和Zhang(2005)等的作法,本文没有采用人口权重,范剑勇(2002)认为,含有人口权重的计算加重了低收入地区的份额并降低了高收入地区的份额,导致的结果是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
文中收入水平以各省人均GDP作为代表,并对所有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折算,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价格可比性问题而导致的误差。样本包括除港、澳、台之外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78-2008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经验检验结果。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经验检验中,经常碰到的另一问题是区域的划分。我们仍然遵循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这种划分基本上使地带内部各省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同一阶段,从宏观上基本反映了我国生产力分布的总体态势和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将全国人均GDP地区差距分解为:东部地区省际差异、中部地区省际差异、西部地区省际差异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限于篇幅,不列出历年具体泰尔指数)。图1反映了1978-2008年中国人均GDP泰尔指数的演变趋势,图2反映了三大地区及地区间差距的贡献。
从图1中泰尔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在1978-2008年期间,泰尔指数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过程,这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其间的拐点出现在1990年,这和其他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以来,中国人均GDP泰尔指数已经出现持续小幅的下降。当然,这是否预示着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