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本思想 缩小贫富差距
摘要: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告诉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始终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当前国内突出的贫富差距,我们需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采取一切科学的举措,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从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原因、影响、以人为本与贫富差距关系的角度阐述,最后提出相应的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以人为本;重要性;贫富差距
十六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时期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了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这当中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各项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增强。而中国长期面临的显著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分立,城乡差距差距不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民主和利益,党要按照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下面我们就从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开始谈起。
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1.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1978年为2.37∶1;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改革后,1985年缩小为1.72∶1;1997年又回升到2.47∶1;2004年扩大到3.2∶1。如果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和福利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大的多。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城乡所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差距已扩大到3.3∶1。
2.城乡内部收入差距。2005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速度有所加快。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5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的幅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 12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 4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水平之比由去年的5.2∶1扩大到今年的5.4∶1。由国家发改委200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最低收入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最高收入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据统计,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相当快。
3.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 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 302元;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 200元,西部地区为8 970元。六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 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 500亿元,山东省为22 000亿元,广东省为25 000亿元。2005 年底,上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247.8 元,而最低的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 877 元,东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由1978 年的2.1∶1扩大为2005 年的4.39∶1。
4.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有些行业因占有较多国有投资和占据垄断地位而获得较大的利益,职工收入较高,如:电力、铁路、交通、通信、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而一些竞争性行业则处境艰难,职工收入和福利很低。2003—2005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年的平均工资分别为:32 244 元、34 988 元、40 558 元;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三年的平均工资分别为:6 969 元、7 611 元、8 309 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从2003年的4.63∶1 上升到了2005 年的4.88∶1。
二、中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
1.各地环境、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差异是贫富差距的客观原因。试看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西北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由于地处边远,一些地区面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泥石流等恶劣的环境问题,再加上交通闭塞,人才资源的匮乏和远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源开发难度大,一面要治理环境问题,一面又要谋求发展,这就加大了这些地区发展的压力。
2.中国在工资收入、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发达地区在工资法、劳动报酬方面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们在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贫困线都有所创新,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而在那些欠发达地区则不然,企业不是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就是对现有的工资法、劳动法不屑一顾,在这里法律成了一纸空文,而政府也没有较好地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适时调整贫困线的标准,不但企业失信于劳动者,政府也失信于人民。
3.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不健全。为了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水平,国家会出资建立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去实施,中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城乡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社会保险发展滞后,只施行农村医疗合作保险还远远不够,还要在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险的创新上下工夫。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分配比例和形式上也存在着漏洞和不足,初次分配上没有处理好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关系,顾及到了公有制企业又怠慢了非公有制企业,再分配上中央财政支出还有待在资金使用和分配上作些调整,要处理好东、中、西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富人与穷人的关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对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性
1.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明确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任务。党和国家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确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要重点发展落后地区的生产力,消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只有如此,才能为缩小贫富差距提供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持。坚持以人为本,能让我们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紧迫性,才能把生产力的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共享的福祉,才能通过完成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改善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