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静华 时间:2013-02-14

情况下,人们读书、学习知识,不是为服务于生产,促进经济发展,而是将其作为逃离生产劳动的一种途径。这样,就把知识与生产劳动远远地隔离开来,把有抱负创事业的人统统引向生产领域之外,生产劳动就只能由那些缺乏知识的低素质的人来从事。其次,没有驱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内在动力机制,即离不开利益的刺激作用。儒家的经济规范没有哪一条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却多可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屏障。俭,淡化了人们的取利之心;义、礼则捆绑了人们的取利之手。一个人摆脱了利益诱惑,必然轻视经济事务;一个民族摆脱了利益诱惑,必然使社会经济的发展陷于瘫痪。孔子经济思想虽然未能使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摆脱利益诱惑,但却使很大一批人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2.孔子经济思想也给经济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它虽然有阻滞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它并没有将经济发展的手脚紧紧捆死。生产劳动虽然为君子所不齿,趋于财利虽然不合于君子的道德追求,但对于小人来说,这些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儒家在君子的道德圈外给经济活动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并把君子之外从事生产劳动的小人视为经济活动的合理主体。孔子经济思想也有个别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仁作为统治者经济政策的规范,要求统治者一方面关心和重视老百姓的生产,另一方面减轻对老百姓的剥削,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1)孔子的利民思想在以往各个朝代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是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候,统治阶级打出的所谓的“爱民”的一面旗帜,如李泽厚所说只是缓和社会矛盾的“解毒剂”而已。而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最广泛的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之后,又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折射民生亮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一幅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清晰显现:更加丰富的小康内涵、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更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更多活力激发财富创造、更有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可以说,党的利民爱民思想超越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2)我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市场监管不到位,法律约束不足的情况,如近年来出现的“三聚氰胺”、“地沟油”、“毒大米”等个别事件,都是个别经济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钻制度空子的典型。孔子的义利观要求经济生活符合道德规范,这是对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过程中道德层面的一种有益补充。(3)孔子的尚俭思想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虽然在孔子的时代,尚俭只能减少财产物用,减少资金支出,但俭是“义”这种道德规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俭是保持“义”这种道德节操的手段。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尚俭是一种节约,节约也是一种创造,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注意节约,“低碳”的要求就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姚电,涂平荣.孔子经济伦理思想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7,(2):60-63.
  [2]唐明贵.孔子思想:经济全球化可资借鉴的思想文化资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2):51-55.
  [3]刘丹忱.略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经济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6):120-124.
  [4]雷永强.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34.
  [5]大学章句[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5-16.
  [6]论语·先进[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91-192.
  [7]王制篇[G]//安小兰.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12.
  [8]论语·季氏[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60.
  [9]檀公下篇[G]//胡平生,陈美兰.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12.
  [10]论语·子罕[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63.
  [11]论语·阳货[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78.
  [12]论语·卫灵公[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58.
  [13]论语·为政[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85.
  [14]论语·里仁[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08.
  [15]孟子·万章上[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458.
  [16]孟子·滕文公下[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397.
  [17]孟子·滕文公上[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385.
  [18]韩兆琦,译注.仲尼世家Vol(4) [G]//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论语·述而[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44.
  [20]论语·学而[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72.
  [21]论语·雍也[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28.
  [22]论语·宪问[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28.
  [23]论语·子路[G]//朱熹.四书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1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