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关系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在毕业时选择就业不再成为本科毕业生的唯一选择,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或读研,以此来为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今后的生活水平。那么,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其教育水平是否有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大?本文在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回归分析的同时,对所回归的方程进行违背经典假设的检验,并根据结果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居民教育水平;多元线形回归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在毕业时选择就业不再成为很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唯一选择,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或读研,以此来为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今后的生活水平。那么,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其教育水平是否有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大?本文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回归分析。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的数据,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一些关于全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与教育水平之间关系的结论。由于数据缺失,以1989—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样本容量为18。
2 构建模型
2.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调整
利用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研究生在校生人数”、“研究生在毕业生人数”、“出国留学人数”及“学成回国人数”这些数据,做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回归分析。
首先对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进行数据处理。其中以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I0,以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数Y0,但首先应对其进行调整,用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m”对Y0调整得出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数据水平可以看出是人均而非整体),用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n”对I0调整得出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I,即Y=Y0/m×100,I=I0/n×100。
下面,再考虑教育水平与人均收入对人均消费的影响。用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及“研究生在毕业生人数”,“出国留学人数”及“学成回国人数”,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程度的教育水平。这里考虑到文化程度越高对消费的影响越大,因此忽略掉中学以及小学的在校生人数,并以全部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来代替城镇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
以“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人)G1”及“研究生毕业生人数(人)G2”之和来表示研究生程度的教育水平G0,即G0=G1+G2,为始数据的数量级保持一致,将单位“人”调整成“千人”。以“出国留学人数(人)L1”及“学成回国人数(人)L2”之和来表示留学程度的教育水平L0,即L0=L1+L2,为始数据的数量级保持一致,将单位“人”调整成“千人”。最后,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万人)H1”及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万人)H2”来表示本科程度的教育水平H,但由于单位的不同,需要先将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的单位调成“千人”,即H1’=H1×10000,H2’=H2×10000,于是,H=H1’+H2’。
2.2 方法介绍
本文所采取的模型为Y=B0+B1×I+B2×G+B3×L+B4×H,其中Y表示调整后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I表示调整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G表示调整后的研究生程度的教育水平,L表示调整后的留学程度的教育水平,H表示调整后的本科程度的教育水平,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可支配收入(I)和教育水平(G、L、H)的回归分析。
2.3 构建模型
接下来,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B0+B1×I+B2×G+B3×L+B4×H+u。用Ev-iew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但由于B3的P值为0.3573,大于5%(显著水平),不能拒绝零假设“B3=0”,因此,不妨舍去解释变量L,即不认为在国外受过教育的人数(L)会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