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摘要: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内经济学者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做出的研究,作了较全面的回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科技进步;贡献率;经济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制订各种科技计划、政策和法规来支持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回顾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成功跨越马尔萨斯陷阱。究其原因,技术进步厥功至伟。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即科技水平)的不同。本文先回顾TFP,即科技水平发展历程。
  一、国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的演进
  古典经济学家在强调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同时,也看到劳动分工的作用,亚当·斯密把技术进步视为劳动分工和劳动熟练的结果。技术进步测定模型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1928年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首次应用函数式来分析生产理论,将生产投入要素高度抽象化,并对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等投入要素与产出关系进行了定量描述,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简称CD模型),但由于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局限,柯布和道格拉斯未意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新古典派(Neo-classical)经济增长模型由索洛的开创性工作而称之为索洛模型,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1924年8月23日—),美国经济学家,以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着称,并在1961年被授予美国经济学会授予青年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和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洛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在索洛模型中,对经济总体的增长贡献被设定为由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者组成,并且假设边际生产递减的一次齐次的总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储蓄率一定,技术进步为外生等的条件,直到现在该模型仍然是经济增长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索洛模型的假设
  模型假设:
  1.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1。 该模型假设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 该模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设,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
  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1;该模型假设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该模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设,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 因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劳动数量既定,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特定值上。该模型没有投资的预期,因此回避了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的不稳定,就此可得出结论:经济稳定增长。
  (二)模型变量
  外生变量: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
  内生变量:投资
  模型的数学表达
  其中,K——资本;L——劳动;A——技术发展水平;I——毛投资;S——储蓄;k——有效劳动投入之上的资本密度;s——边际储蓄率;n——人口增长率;g ——技术进步率;δ——资本折旧率;y ——有效劳动投入之上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索洛增长模型的假设{①生产和供给方面:Y=F(K,L),劳动和资本可以平滑替代,规模报酬不变,稻田条件(公式),在生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 y=F(k,1)=f(k),所有符号均代表人均产量;需求方面:y=c+i,c=(1-s)y,y=(1-s)y+i,i=sy=s f(k)},资本存量的变化{△k=i-δk= s f(k)-δk},投资、折旧和资本存量的“稳态”,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资本积累能提高产出水平,但是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黄金律水平”{c*=f(k*)-δk*,条件:MPK=δ},一个经济肯定会自动收敛于一个稳定状态,但并不会自动收敛到一个“黄金律水平”的稳定状态。
  (三)索洛建立“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即产出量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比量。是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一个概念。Solow认为,全要素包括科技和组织管理的改进;给定投入量的增加;其他规模经济效益及制度因素,全要素生产率被称为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它是指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份额,反映了科技进步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所起的作用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现代增长理论的基石。索洛模型描述了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引起产出的增长,而新古典生产函数决定了在劳动供给不变时,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这一生产函数与储蓄率不变,人口增长率不变,技术进步不变的假设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
  索洛模型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强调单纯物质资本积累带来的增长极限,在人口增长率不变和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的稳态零增长正是这一思想的的体现。
  (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的演进
  马克思曾指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的取决于劳动时间和所消耗的劳动量,相反的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应用。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对TFP研究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模式有两类:一种是经济循环,即所谓静态的均衡;另一种是经济发展,即所谓的动态均衡,而实现这种动态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技术创新,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技术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熊彼德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织”引入生产体系。他将创新分为下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瓤的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机会。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42年在《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着名论文,被西方经济学家公认不仅首次提出TFP,而且开创了比较不同国家TFP先例,他比较研究了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的四个国家从1870—1914年间的实际产出、实际要素投入和要素成产率的变动趋势。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也于1947年独立提出了TFP概念,他计算了美国制造业的TFP,结果登载在国家经济研究局集刊1947年卷上,施蒂格勒研究的基点是用边际产品加权实际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以测试实际要素投入,在此基础上测试TFP。20世纪50年代是TFP的大发展,以索洛、肯德里克、丹尼森等经济学家在此期间对其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