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环境保护活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提要本文从我国环境现状及影响出发,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主要论述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发展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营造生态良好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环境现状及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伴之而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残酷的现实。中科院的一份报告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许多第一:经济增长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直接投资第一等等,同时带来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费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和水污染排放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有1/3不可居住了。建国以来,土地又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现在可居住的国土面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从7亿增到13亿。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中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是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一,碳排放是全世界第二。我们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品处理率不足30%。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其中1/3的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一多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
  中华民族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中有淮河,这三条河是中华民族血脉所系的生命之河,保护三河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然而,三河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江:湖泊在不断消失,洪水频繁发生;黄河:河床在不断增高,污浊的河水在空中流淌,断流频发;淮河:受到严重的污染,河水既不能饮用也难以用于灌溉,沿淮两岸癌症村迭出不穷。
  虽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出台制度、法规,下发各种文件,督促各地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之下,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还在上马,一些破坏环境的活动还是屡禁不止,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二)严重后果
  1、经济损失巨大。2006年9月7日,《2004年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绿皮书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报告。报告指出,2004年因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如果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的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全年GDP的6.8%左右。2008年河南省民权县成城公司向大沙河排放含有大量的砷和数百吨劣质矿石的废水,造成沙河的严重砷污染。污染事件发生后,安徽省连夜筑起5道大坝拦截来自河南的污水。经过4个月,花费2,000余万元治污“清毒”后的大沙河,依旧难觅昨日踪迹,而成城公司仅是一个向当地财政年贡献不过百万元的企业。成城公司应让我们引以为鉴,但类似的环境事件,还在一些地方上演。
  2、危害健康。2007年《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指出: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1~2003年记录的中国25%的出生缺陷归因于环境污染;有超过2.7亿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大约有2.3万人死于各种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约有3亿人每天都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约有1.9亿人患病,每年约有3万儿童死于腹泻。另据肿瘤专家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患者中,70%与环境污染有关。
  3、影响社会稳定。就国内来说,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呈显着上升趋势。以2005年为例,全国共发生5.1万起环境纠纷,上访投诉40多万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一些企业与周边群众因污染问题也矛盾重重,并不断尖锐化。国际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在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像日本、韩国最关心的是沙尘暴,他们认为沙尘暴100%来源于蒙古和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抗议我们在上游修水电站,破坏了他们的生态等。与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根源。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根源是什么?原因很多,如技术落后、地方保护主义、环保法制与体制不得力……但归根究底是发展观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一直在思想上存有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片面”:一是片面认识“发展”。狭义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诸多问题;二是片面对待“发展”。一些开发和建设活动不尊重客观规律,甚至违背自然准则,不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对自然界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后果;三是片面追求“发展”。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推动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在制定重要的规划、开发计划时,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末端,大大提高了防治成本;四是片面评价“发展”。政绩考核偏重经济增长、忽视全面发展,偏重短期效果、忽视长远利益,未能把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行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创造了GDP年均增长9.8%的奇迹,然而这种增长是以资源高速损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全国高利税企业,排在前面的全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现在世界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中国不能再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发达国家可以在人均8,000~10,000美元的时候改善环境,而我们却要在人均3,000美元时就面临生态的严重压力,我们那微薄的经济成果根本无法抵挡。所以,中国环境问题如此严重,当务之急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