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价值观背后折射的中国产业结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论文摘要:首先分析了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并提出中国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是此种价值观产生的深层原因,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最后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利用科技调整产业结构的事例,提出我国应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和建立以科技、人才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社会价值观;产业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欧美发展模式

  一、社会主义转型期间价值观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由原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之相伴随的公有制一统天下局面被瓦解.非公有制在我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种冲击下,资本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似乎得了永恒意义的“五大崇拜”。一是市场崇拜,认为市场交换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原初行为,也是人的~切行为的表现方式。二是金钱崇拜,认为金钱是衡量人的价值,尊严和事业成败的唯一客观尺度;三是私有产权崇拜,认为私有产权是自由、独立和社会活力的物质支撑;四是法权崇拜.认为机会平等是一切法权形式具有的终极意义;五是抽象个性崇拜,认为个性意味着自由解放,离群索居,独立特行,与众不同。物欲化的价值观导致盲目的攀比,超前消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横行。经济学家也认为.当人均GDP达到i000美元左右时,社会价值观体系冲击最为激烈。

  二、价值观形成原因和中国产业结构背景

  在政府主导的以GDP为衡量地方领导政绩时,各行各业都以追求利益为最大的目标.自然作为等价物的人民币成为人们衡量事物的标准,在道德、文明等与这金钱标准发生冲突时,金钱便成为主要矛盾,是首要解决的。道德与文明只能被兼顾,或者被抛弃。

  美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的阴谋今天已经得逞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国即开始疯狂的印刷美元(买全世界的资源都是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并用美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美元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保证其含有“价值”。美元已经成了一个能够自我繁殖的妖怪货币.并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至此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而中国贮存了大量的美元作为外汇储备.一旦美元贬值.人民币自然也会发生动荡.此次金融危机很好的说明了美元的贬值导致人民币缩水,从而对出口,对外投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支撑中国GDP增长的是投资、出口与消费.在出口消费持续疲软时,中国唯有依靠固定投资拉动GDP增长。而固定投资中的房地产、钢材等行业。导致房价涨帽过大,一般百姓根本无法承受。如此也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追求GDP而进行投资.投资含有泡沫经济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资源枯竭的不可持续增长的模式。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开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延续了苏联模式.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到上个世纪7O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很突出。为了调整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轻纺工业发展和农业的政策效果显着。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90年代初期,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

  尽管“九五”期间过剩经济的运行态势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但是.由于受到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的约束,三次产业的结构性偏差没有得到有效调整.第三产业因受到政策性进入的限制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