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问题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相关利益者
一、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含义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是美国人谢尔顿于1924年最早提出的。随着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关于如何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界并没有一致的定义和普遍认可的范畴。按照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在特定的法律框架、社会规范和经营环境下,企业在履行其基本经济职能的同时需要从企业长期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自觉、主动地采取符合社会目标和公众利益、适应社会预期变化的各种社会行动方案,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种观点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为其将“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对股东的经济责任、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主要在于跨国公司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及对环境的责任。
二、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的表现
1.少数跨国公司及其人员在我国行贿,违背良好的公司操守
中国的商业贿赂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公平竞争和正常交易秩序,影响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妨碍了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商业贿赂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商业贿赂也成为滋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
2.一些跨国公司在我国滥用市场和知识产权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并涉嫌垄断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最密集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基础工业或垄断性较强的行业,如微电子、汽车制造、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制药、化工等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通常是垄断行为发生的结构性前提。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足以说明跨国公司的总体市场地位在不断上升。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跨国公司正是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可以长期地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以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结构性前提。在已经存在跨国公司结构性垄断的条件下,一些跨国公司利用价格优势进行低价倾销以实现垄断,一些跨国公司对并购或合资的中国企业的品牌实行打压,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资金和技术实力进行排他性经营,还有一些跨国公司采取价格同盟、价格歧视、拒绝交易等方式实施垄断行为。
3.某些跨国公司在我国侵犯劳工权利以及工资标准偏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侵犯劳工权益的情况已变得越来越严重。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海外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存在侵犯劳工权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具体表现在:延长工作时间,压低工资;强制劳动,限制人身自由;无视劳动安全,缺乏基本的劳动条件保障。此外,侵犯劳工权利的做法还表现在侵占工休日、虐待、工伤、医疗救治不足等方面。
4.违反中国法律,奉行双重市场标准,不能给予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2006年3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对卡夫公司提出批评,指责其奉行双重市场标准,在欧洲市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而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这种行为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如雀巢金牌成长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曝光后,浙江省工商局就将检查结果通报给雀巢公司,并给了该公司15天的时间,让其对情况进行说明,或者申辩。但雀巢公司在此期间既不说明情况,也不申辩,更谈不上整改。也就是说,雀巢公司对自己产品碘超标的情况“隐瞒”了15天,而且没采取任何对消费者负责的补救措施。这个事件暴露了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对于中国消费者健康的漠视。此外宝洁公司SK-Ⅱ、强生公司婴儿油、联合利华“立顿”速溶茶、东芝笔记本电脑、三菱帕杰罗汽车等事件,都让我国的政府、公众和媒体对这些知名品牌在遇到危机事件的时候非常拙劣的行为表现感到气愤。更有甚者,有些公司还试图掩盖事实真相,甚至还对中国和国外消费者采取了不同的做法,这些跨国公司辜负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同时正是对不同市场所采用的不同态度,使中国的消费者看到了一些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利益驱动下的真实面目。
上一篇:浅论应对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