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从保增长正式转为稳增长、调结构和防范通胀,复杂的经济形势使北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艰难。北方农村地区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受区位条件和发展历史的限制,其经济发展与城区相比。非常滞后。要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就要深入了解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北方农村;经济;水平
一、文化素质较低,高成本收入低的传统种植占据主导地位
农村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农业科学技术。只能以传统的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植一些玉米、高粱等普通粮食作物。而稍有文化的农民和农民子弟宁可远走他乡去外面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家乡过耕种的生活。在通货膨胀背景下。种子、化肥、灌溉用水、耕种等基本生产费用不断增长,导致农民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尽管国家每年都有少许补贴,但由于玉米、高粱等粮食收购价格较低,因此农民年收入较少。仅以紧靠京、津地区的张家口周边农村为例。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4000元,在张家口市一些环京、津经济圈县城中一平米房子都买不到,仅相当于一些乡镇干部的一顿饭钱而已。
二、投资诱力弱、工业化水平低是北方农村经济客观现实
北方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进度相对缓慢,现代企业制度更没有建立,支撑县域和乡镇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支柱产业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由于北方农村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以简单的生产加工来带动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滞后很多,甚至有些农村地区工业指数为零,一直以来根本就没有过工业生产项目。较低的投资诱力和工业化水平及不良的投资环境导致北方农村地区的经济越来越落后。即使条件相对好的一些地区不惜花血本架桥修路建立和引进一些企业,然而缺乏整体规划,盲目发展。不仅影响和破坏了周边环境,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伤害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实体,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三、通货膨胀推高物价,降低了农民消费水平
近年来。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城区改造和市场炒作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飚升,同时住房也成为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最好投资产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消费物价指数的节节盘升,从而引发了物价的全面上升。尤其是今年以来。食品价格不断出现大幅上涨。通胀问题尤为突出,CPI继10月份达到4.4%之后,11月份同比上涨5.1%,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高。通货膨胀下,最受伤害的是百姓。尤其是农村百姓。根据最近调查显示,农村物价远远超越县城甚至市区,同样的新鲜蔬菜,农村价格要比县城或市区高出1元以上甚至更多,较高的物价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尤其是冬天,大部分农家只能依靠自己种植和储存的土豆和大白菜过冬,当然这和区位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成本也有一定的关系。尽管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就提出拉动内需,但是十几年来,我国北方农村消费比重小仅没有增加,反而每年都有所降低,出现如此状况。只能说明北方农村广大百姓的消费能力确实有限。因此加大北方农村投资建设力度,增加农民补贴和社会保障,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抑制通货膨胀,成为拉动北方农村消费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资源丰富,但未能惠及于民
目前大部分土地、矿产等资源都集中在农村。但是当地政府一些领导为了所谓的“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仅没有把资源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和优化组合。反而在不规范操作下,以廉价筹码拱手相让,致使农民手中土地流失,资源遭到破坏,而农民非但得不到半点好处,而且还成了局外人。如此发展经济与南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年12月3日《新闻晨报》报道,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的长江村为了庆祝2012年村里建厂40N年。去年年底承诺要在2012年给818户居民平均每户送1斤黄金1斤白银。在今年11月30日,村里提前兑现部分承诺,先期给每户发了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尽管长江村农民的富贵荣华与长江村“天时、地利、人和”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但每个地区的农村都有自己的优势,虽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而我们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村却没有被“养好”。这到底是带头人的问题,这是观念问题,又或者是农民本身的问题呢?即使个别地方盲目引进一些项目,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落后的限制,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只会乱采乱伐、乱占乱开发,那么又会贡献多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呢?当地的百姓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