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济学理论下的财务公开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蓉 时间:2013-02-14

  再次,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非对称的。过去十几年中,信息经济学是经济理论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非对称的。它与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的假定不一样,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的”,所有的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经济特征及各种有关生产和消费信息。显然这个假定是不符合现实的,现实中市场都是信息不完全的。一般而言,信息的供方有较完全的信息,而需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可以直接利用或者是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拥有不完全信息的一方则会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渠道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最后,财务公开制度是财务信息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现代财务信息的供求双方可以理解为博弈的双方。对信息提供者而言,为了加工并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要发生成本费用,增加其财务负担: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财务会计信息提供得太多,容易让竞争对手过多地了解到公司的商业秘密,使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企业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需要因而缺乏财务公开的内在愿望: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往往会涉及到单位的政务、业务等一些单位领导不愿透露的信息。隐瞒财务信息可以使内幕交易、暗箱操作、“内部人控制”等更加方便:某些领导出于对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个人声誉等的多方面考虑,尽量不公开或少公开财务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而言,他们处于被动的一方,只能是想方设法搜集决策所需信息,以利于自己进行正确的决策;得不到足够可靠的信息时。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遭受经济利益损失;当由于缺乏足够的、高质量的、及时的信息而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时,投资人就会选择放弃: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舞弊与欺诈,引起投资人的反感,并对其信心造成伤害以后,用脚投票将是投资人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如若不够公开,必然滋生腐败。这将会导致人民群众和大职工的不满,引发人们的消极和抗议情绪,容易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财务公开的措施及意义
  
  我们认为,实行财务公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会计规范既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保证,又便于对会计行为进行硬性规范。二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理顺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实施财务公开的内在推动力。三是实行政务公开,增加财务会计的透明度。四是实施“阳光”行动,加强社会监督。五是严格执法,形成法律威慑力。六是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搞好诚信建设。
  美国学者布兰蒂斯对公开性是这样认识的:“只有公开才能矫正社会上及产业界的弊端,因为太阳是最佳的防腐剂。”只有信息公开才能保证证券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在平等的条件下获得同样的信息,才能保证市场在公平的交易中正常进行,在“阳光”照耀下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实行财务公开,增加财务会计透明度,有利于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监督和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有利于防止和遏制经济违法犯罪: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有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利于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整体运行效率。

图片内容